• [  lín lánɡ  ]
  • ㄌ一ㄣˊ ㄌㄤˊ
  • SS YVB

林郎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树林,森林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树林,森林。参见“林浪”。

明 贾仲名 《对玉梳》第三折:“见一簇恶林郎黑模糊,不由我心儿里猛然添愁怕惧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丛林。明·贾仲名也作「林琅」、「林浪」。

《对玉梳·第三折》:「转过这山额角生惨凄,见一簇恶林郎黑模糊,不由我心儿里猛然添怕惧。」

林郎(lin l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林琅[lín lánɡ ]

    1.树林,林子。

  • 2、林榔[lín lánɡ ]

    1.林子,树林。

  • 3、林浪[lín lànɡ ]

    1.树林;深林。

  • 4、琳琅[lín lánɡ ]

    ①精美的石头。比喻美好的事物:琳琅无价|琳琅珠玉。 ②玉石相击的声音。也泛指清脆美妙的声音:fe33锵鸣兮琳琅|啸咏琳琅。

  • 5、鳞浪[lín lànɡ ]

    1. 像鱼鳞似的细浪。如:鳞浪层层,清澈见底。——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。

  • 6、淋浪[lín lànɡ ]

    1.流滴不止貌。 2.沾湿貌。 3.形容声音连续不绝。 4.酣饮貌。 5.尽情;畅快。 6.泼染;挥洒。形容书写流畅。

林郎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郎中,郎官。
  • 2、1.刑具名。唐代酷吏来俊臣所造。
  • 3、郎当1同‘锒铛’(lángdāng)。 郎当2 [lángdāng]①(衣服)不合身;不整齐:衣裤~。 ②颓唐的样子:看他走起路来郎郎当当的。 ③形容不成器。
  • 4、1.传说中凤鸟的飞鸣声。
  • 5、1.方言。丈夫。
  • 6、1.谓侍郎﹑郎中等职。秦代置郎中令,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员。属官执掌护卫陪从﹑随时建议等。西汉因秦制不变。东汉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。其分曹任事者为尚书郎,职权范围扩大。魏﹑晋﹑南北朝时期,尚书郎官之制,略同于汉。隋分郎官为侍郎与郎。唐六部郎官,郎中之外,更置员外郎。唐以后郎官的设置,基本上无大变革。 2.湖名。在汉阳城东南。 3.指郎位星。
  • 7、1.古代僚族部落对酋长或有权力者的称呼。
  • 8、1.武官名。秦置,主宿卫﹑车骑,即郎中令所辖三署的五官中郎将﹑左中郎将﹑右中郎将。汉袭秦制,属光禄勋。唐宋设官,于中郎将之外,复置郎将。 2.星名。
  • 9、1.一种体形巨大的虫蛹。
  • 10、男子和他妻子的弟兄的合称。
  • 11、①女子称丈夫或情人:此去赴秋闱,不管得中与否,郎君都要及早回来的呀。 ②贵族子弟的通称:先嫁得府吏,后嫁得郎君。
  • 12、1.见"郎伉"。
  • 13、1.亦作"郎亢"。 2.笨拙,笨重。
  • 14、1.郎官。
  • 15、雄猫。
  • 16、1.谓宫中之门。郎,通"廊"。 2.秦汉时郎官所居之处。
  • 17、1.方言。闽人对母亲的称谓。
  • 18、排球运动员、教练员。国际级运动健将。天津人。女。1978年入国家队,任主攻手。扣球力量大,出手快,变化多,有“铁头”之称。为中国女排连获三次世界冠军的主力队员。1986年任中国女排教练,为中国队获世界锦标赛冠军作出了贡献。四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。1987年赴美国学习体育管理,1995年回国任中国女排主教练,次年率队获第二十六届奥运会女排比赛亚军。
  • 19、1.汉颜驷自文帝时为郎,历景帝至武帝,驷已庞眉皓发,三世不遇,老于郎署。见《汉武故事》。后以"郎潜"谓老于郎署。喻为官久不升迁。
  • 20、1.郎署。
  • 21、1.汉唐时宿卫侍从官的公署。明清称京曹为郎署。 2.代称皇帝的宿卫﹑侍从官。
  • 22、1.台名。 2.回廊边的高台。郎,通"廊"。
  • 23、1.郎官的公署。亦谓作郎官。
  • 24、1.星座名。南宫(太微宫)五帝座后相聚的十五颗星,为一星座,称"郎位"。 2.指职居枢要的郎官之位。

林郎的相关查询

林郎的意思解释、林郎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