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án nǎn  ]
  • ㄘㄢˊ ㄋㄢˇ
  • NL FOBC

惭赧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惭赧”。亦作“惭”。

⒉  因羞惭而脸红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慙赧”。因羞惭而脸红。

《后汉书·延笃传》:“吾自束脩已来,为人臣不陷於不忠,为人子不陷於不孝,上交不諂,下交不黷,从此而殁,下见先君远祖,可不慙赧。”
唐 高彦休 《唐阙史·李处士》:“公惊愕惭赧,避席而拜。”
明 沉受先 《三元记·遣妾》:“言之惭赧,只恐逆流难挽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羞愧脸红。

《后汉书·卷六四·延笃传》:「下见先君远祖,可不惭赧。」
明·沈受先《三元记·第一〇出》:「言之惭赧,只恐逆流难挽。」

惭赧(can nan)同音词

  • 1、惨难[cǎn nán ]

    1.犹惨祸。

  • 2、惭戁[cán nǎn ]

    1.羞愧惶恐。

惭赧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谓因羞惭而流汗。
  • 2、1. 因害羞而脸色发红。
  • 3、1.羞惭。
  • 4、1.因惭愧而脸红。
  • 5、1.谓羞怒。
  • 6、1.亦作"然"。 2.惭愧脸红貌。
  • 7、1.犹赧颜。
  • 8、1.惭愧的神色。
  • 9、1.指周赧王和汉献帝。因皆即位衰世,受制于人,卒致亡国,故并称。
  • 10、1.羞惭脸红;惭愧。
  • 11、1.羞愧。
  • 12、1.惭愧脸红貌。
  • 13、颜苟活苟活:苟且偷生地活着。含羞带愧,苟且偷生地活着。
  • 14、颜汗下脸发红,额头流汗。形容羞愧到了极点。
  • 15、难素1.中医医书《难经》和《素问》的并称。
  • 16、难题1.不易解答的题目。 2.不易解决的问题。
  • 17、难听1.声音不悦耳。 2.语言粗俗刺耳。 3.名声不好听﹐不体面。
  • 18、难陀1.佛教语。Nanda的音译。龙王名。传说为无耳能听之龙。
  • 19、难为1.不易做到﹔不好办。
  • 20、南淮1.泛指淮水流域。
  • 21、南荒1.指南方荒凉遥远的地方。
  • 22、南货1.南方所产的货物。与"北货"相对。后多特指南方所产的食物。
  • 23、南箕1.星名。即箕宿。共四星,二星为踵,二星为舌。踵窄舌宽。夏秋之间见于南方,故称。古人观星象而附会人事,认为箕星主口舌,多以比喻谗佞。典出《诗.小雅.巷伯》:"哆兮侈兮,成是南箕。彼谮人者,谁适与谋?"郑玄笺:"箕星哆然,踵狭而舌广。今谗人之因寺人之近嫌而成言其罪,犹因箕星之哆而侈大之。"
  • 24、南畿1.南方边远地区。 2.京城的南郊。 3.犹南都。唐肃宗时指江陵,明代指南京。

惭赧的相关查询

惭赧的意思解释、惭赧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