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jī něi  ]
  • ㄐ一 ㄋㄟˇ
  • QNW QNE

饥馁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参见:饥馁,饥馁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飢饿。
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夫轻忍飢馁之患,而必全壶餐,是将不以 原 叛。”
唐 韩愈 孟郊 《斗鸡联句》:“裂血失鸣声,啄殷甚飢馁。”
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记·五娘吃糠》:“怎的把糠来救得人飢馁?”

⒉  指飢饿的人。

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勾践阴谋外传》:“水旱不调,年穀不登,人民飢乏,道荐飢馁。”
飢饿。饥,通“飢”。 《资治通鉴·隋炀帝大业五年》:“山路隘险,鱼贯而出,风雪晦冥,文武饥馁。”
谢树琼 《咏怀》:“腹中虽饥馁,饮啄犹自閒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饥饿。

《后汉书·卷七·孝桓帝纪》:「其不被害郡县,当为饥馁者储。」
《三国演义·第三回》:「帝与王伏至四更,露水又下,腹中饥馁,相抱而哭。」

饥馁(ji nei)同音词

  • 1、畿内[jī nèi ]

    1.古称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。 2.指京城管辖的地区。

  • 2、瘠馁[jí něi ]

    1.贫困饥饿。

饥馁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腐烂变质。 2.气馁心灰。
  • 2、1.饥饿困顿。
  • 3、1.才学贫乏。亦指才学贫乏的人。
  • 4、1.饥饿。
  • 5、1.饿着肚子。
  • 6、稿1.犹饿死。
  • 7、1.语出《左传.宣公四年》:"鬼犹求食,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!"后因以"馁鬼"指不能享受祭祀之鬼。
  • 8、1. 饿虎。如:譬若以肉投馁虎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。
  • 9、1.无从享受祭祀的鬼。
  • 10、1.饥饿。亦指饥饿之人。
  • 11、1.饥饿病困。
  • 12、1.饿死。馑﹐通"殣"。
  • 13、1.谓粮食﹑物资等匮乏。
  • 14、1.饿殍。
  • 15、1.无从享受祭祀的鬼。
  • 16、1.指饿死而委弃之。
  • 17、1.气馁胆怯。
  • 18、1.因气馁而后退。
  • 19、1.气势柔弱,不强硬。
  • 20、1.气馁怯弱。
  • 21、1.饥饿之士。
  • 22、殍相望馁殍:饿死的人;相望:相互连接。形容饿死的人非常多。
  • 23、内纬1.指谶纬之学。
  • 24、内位1.皇后之位。亦指皇后。

饥馁的相关查询

饥馁的意思解释、饥馁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