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ù cì  ]
  • ㄒㄨˋ ㄘˋ
  • OC UQ

序次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顺序。

按年龄序次排列。

order;

⒉  指篇章的排列顺序。

lay out in proper order;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依规律运行。

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气无滞阴,亦无散阳,阴阳序次,风雨时至。”

⒉  指按照次序。

《红楼梦》第九二回:“大家序次坐下。”

⒊  编次。

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汉 兴, 张良 韩信 序次兵法。”

⒋  依次论述。

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九流绪论上》:“皆序次其源流,而参伍其得失者也。”

⒌  泛指排列的次序。

姚华 《论文后编·文心第五》:“编中序次,仅若可寻,即而察之,大抵起于《鍊字》,其次《章句》,其次《丽辞》……其次《时序》,而《才略》终焉。”

⒍  时序;季节。

明 何景明 《白菊赋》:“繄季秋之将望,予恤夫序次之易代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顺序。

《国语·周语下》:「气无滞阴,亦无散阳,阴阳序次,风雨时至。」

次第 次序

⒉  依次编置。

《汉书·卷三六·楚元王刘交传》:「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,兴国显家可法则、及孽嬖乱亡者,序次为列女传。」

序次(xu ci)同音词

  • 1、序词[xù cí ]

    1. 演说、表演或非戏剧的文学作品的序言或导言。

  • 2、叙次[xù cì ]

    1.亦作"叙次"。 2.按顺序。 3.谓安排次序。

  • 3、绪次[xù cì ]

    1.整理编排。 2.头绪。

  • 4、须次[xū cì ]

    1.谓官吏候补,等待依次补缺。

  • 5、虚词[xū cí ]

    一般不单独作短语或句子成分,而只同短语或句子的语法结构密切相关的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。如介词、连词、助词等。

  • 6、虚辞[xū cí ]

    1.浮夸不实之言。

  • 7、需次[xū cì ]

    1.旧时指官吏授职后﹐按照资历依次补缺。

序次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即絘布。对市肆所征的税。 2.质量较规定标准差的棉麻等织品。
  • 2、1.犹躔次。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。
  • 3、1.某些国家政府各部部长的副职﹐中华民国时中央政府所属各部也设此职。
  • 4、1.副车。
  • 5、1.从车。
  • 6、1.编撰传记。
  • 7、1.明时御茶名。
  • 8、1.不安貌。
  • 9、1.第二等;比原来差一等。
  • 10、①次序;等级:循功劳,视次第。 ②依次:长安回望绣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。 ③情景;场合: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点点滴滴。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。
  • 11、1.承担部分赋役的未成年或老年的男女。 2.次子。
  • 12、1.犹轮对。 2.待制官的别称。
  • 13、1.古勇士名。
  • 14、1.棺椁垄墓外的装饰。《管子.侈靡》:"巨棺椁所以起木工也﹐多衣衾所以起女工也﹐犹不尽﹐故有次浮也。"君知章注:"次浮﹐棺椁垄墓之外游饰也。"一说为墓外之郛郭。郭沫若等集校引何如璋曰:"次﹐谓次第﹐浮﹐当谓桴。桴与'捄'通。《说文》:'救﹐盛土于梩中也﹐一曰桴也。'言于墓棫桴聚土壤﹐筑墙周之﹐如城之有郛郭也。"或曰即裹牺牲的包裹。
  • 15、1.历代对副宰相或相当于副宰相职务的通称。明内阁首席大学士习称首辅或元辅;次辅﹐指协助首辅而地位仅次于首辅的大学士。
  • 16、1.汉盖宽饶字次公。为官廉正不阿﹐刺举无所回避。平恩侯许伯治第新成﹐权贵均往贺﹐宽饶不行﹐请而后往﹐自尊无所屈。许伯亲为酌酒﹐宽饶曰:"无多酌我﹐我乃酒狂。"丞相魏侯笑道:"次公醒而狂﹐何必酒也?"见《汉书.盖宽饶传》。又汉黄霸亦字次公。霸少学律令﹐为人明察内敏﹐得吏民心﹐所至有政绩。见《汉书.循吏传.黄霸》。后因以"次公"称刚直高节之士或廉明有声的官吏。 2.排行第二者之称。
  • 17、1.犹入骨。形容程度极深。
  • 18、1. 旧时中央政府所属各部的副部长的职务;次于部长的职位。
  • 19、1.以后;后来。
  • 20、1.质量较差或质量低于规定标准的物品。
  • 21、1.依次而及。
  • 22、1.发生或发展的次序不是最初的,由分化或成长的后期产生的。2.感应线圈或变压器中的感应电流的,或其电路的。
  • 23、1.犹各家。
  • 24、1.武官职称。次于大将的武官。 2.星名。文昌宫之第二星。

序次的相关查询

序次的意思解释、序次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