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mō suō  ]
  • ㄇㄛ ㄙㄨㄛ
  • RAJD IITV

摸娑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见“摸挲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见“摸挲”。

摸娑(mo suo)同音词

  • 1、摹索[mó suǒ ]

    1.犹摸索。探索。

  • 2、摩娑[mó suō ]

    1.见"摩挲"。

  • 3、摸挲[mō suō ]

    1.亦作"摸娑"。 2.抚摩。

  • 4、摸索[mō suǒ ]

    探索;寻求:摸索门径|暗中摸索。

  • 5、纆索[mò suǒ ]

    1.绳索。

  • 6、磨娑[mó suō ]

    1.抚摩。磨,通"摩"。

摸娑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梵语的译音。植物名。即柳安。原产于印度﹑东南亚等地。常绿大乔木,木质优良。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娑罗》:"盛弘之《荆州记》曰:'巴陵县南有寺,僧房床下,忽生一木,随生旬日,势凌轩栋。道人移房避之,木长便迟,但极晚秀。有外国沙门见之,名为娑罗也。'"缪启愉校释:"娑罗是龙脑香科的shorearobustaGaertn。其木材俗名柳安木,在印度等地是次于柚木的重要木材。其树脂可作沥青的代用品。"亦附会为七叶树或月中桂树。
  • 2、1.犹婆娑。舞貌。
  • 3、1.见"娑婆世界"。 2.枝叶扶疏貌。 3.从容优游。
  • 4、1.飘动﹑轻扬貌。 2.从容自得貌。
  • 5、1.体态轻盈﹑舒缓貌。
  • 6、罗林1.即娑罗双树。
  • 7、罗笼1.木棉织品。 2.东南亚一带亦称圆筒长裙为"娑罗笼"。
  • 8、罗绵1.木棉。
  • 9、婆诃1.梵语Sv?h?的译音。有吉祥﹑息灾等义。多见于佛教的真言之末。
  • 10、罗双树1.释迦牟尼涅盘之处。在印度拘尸那拉城阿利罗跋提河边。其处四方各有二株双生的娑罗树,故谓之"娑罗双树"。
  • 11、婆世界1.佛教语。娑婆,梵语Sah?的音译,意为"堪忍"。"娑婆世界"又名"忍土",系释迦牟尼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总称。
  • 12、莎草1.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多生于潮湿地区或河边沙地。茎直立,三棱形。叶细长,深绿色,质硬有光泽。夏季开穗状小花,赤褐色。地下有细长的匍匐茎,并有褐色膨大块茎。块茎称"香附子",可供药用。
  • 13、所心1.谓心中所想往的。
  • 14、所验1.征验,根据。
  • 15、所央1.央求。
  • 16、所业1.所操的职业;所作。
  • 17、索卢1.复姓。
  • 18、索虏南北朝时,北朝人有辫发,南人对北人蔑称“索虏”。
  • 19、索伦1.我国少数民族名。即鄂温克族。分布在黑龙江省嫩江流域。民风刚劲,勇敢善战。明以前称为通古斯﹑雅库特﹑清称索伦。明末清初以"索伦部"统称索伦﹑达斡尔﹑鄂伦春等族。参阅清西清《黑龙江外纪》三。
  • 20、索落1.萧条;冷落。 2.数落;责备。 3.怂恿。
  • 21、索米1.求取米粮。 2.《汉书.东方朔传》:"臣朔饥欲死。臣言可用,幸异其礼;不可用,罢之,无令但索长安米也。"后因以"索米"称谋生。
  • 22、索秘1.探索隐微。
  • 23、所后1.所承继的。
  • 24、所化1.佛教语。谓受教化者。

摸娑的相关查询

摸娑的意思解释、摸娑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