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tóu zhì  ]
  • ㄊㄡˊ ㄓˋ
  • RWC RUDB
  • 动词

投掷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向一定目标抛或扔。

投掷标枪。

cast; throw; hurl;

引证解释

⒈  抛;扔。

《诗·邶风·北门》“王事敦我” 汉 郑玄 笺:“敦,犹投掷也。”
唐 韩愈 《岳阳楼别窦司直》诗:“中盘进橙栗,投掷倾脯酱。”
清 白华山人 《<十洲春语>序》:“予之结习於糝芳点碧者,老无所为,自分投掷於人间也。”
郭沫若 《屈原》第三幕:“﹝ 屈原 ﹞愤愤地望着众人的背影,最后将茅人投掷于地。”

⒉  投射。

巴金 《春》十二:“这一点点认识在她的心上投掷了一线光明,一个希望。”
丁玲 《入伍》:“他又向 徐清 投掷了一眼。”
徐迟 《狂欢之夜》:“火光射入了诗人的窗子,搜索着天花板,在天花板投掷出一个闪动的菱形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抛掷。

唐·韩愈〈岳阳楼别窦司直〉诗:「中盘进橙栗,投掷倾脯酱。」

抛掷

投掷(tou zhi)同音词

  • 1、透支[tòu zhī ]

    ①银行的一种放款形式。银行允许其往来存款户在约定的限额范围,超过其存款金额开发支票并予以兑付。存款户有抵押品的,称“抵押透支”;无抵押品的,称“信用透支”。对于透支部分的金额,银行按透支日期及贷款利息率计收利息。 ②雇员提前支取工资:家有急用,无奈他只好去求老板透支。 ③支出超过收入:开销屡屡透支,原来的储蓄已所剩无几。

  • 2、透掷[tòu zhì ]

    1.犹跳跃。

  • 3、投止[tóu zhǐ ]

    投奔托足;投宿:俭得亡命,困迫遁走,望门投止,莫不重其名行,破家相容|开张旅舍,东西南北之人,投止者不知凡几。

  • 4、投至[tóu zhì ]

    1.及至;等到。

  • 5、投贽[tóu zhì ]

    1.进呈诗文或礼物求见。

  • 6、投置[tóu zhì ]

    1. 投入;加入。如:投置于战争之中。

  • 7、投擿[tóu zhì ]

    1.投掷。

  • 8、头至[tóu zhì ]

    1.犹投至。到,达于某一点。

投掷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掷骰之类的赌博。
  • 2、1.亦作"掷彩"。 2.博戏的一种。
  • 3、1.见"掷采"。
  • 4、1.古代散乐杂技的一种。《晋书.乐志下》所谓"逆行连倒"即指此﹐犹今之翻筋斗。
  • 5、1.见"掷地金声"。
  • 6、1.撞跌。
  • 7、1.转动。
  • 8、1.古代用蓍草占卜﹐后人代以钱。用三枚钱﹐三掷卦成﹐故称。
  • 9、1.亦作"掷果"。 2.谓妇女对美男子表示爱慕。 3.指美男子受到妇女爱慕。
  • 10、1.投给。 2.用为请人归还原物的谦辞。
  • 11、1.见"掷杯珓"。
  • 12、1.见"掷地金声"。
  • 13、1.古时赌博的一种。以骰五枚,上黑下白﹐掷之全黑为卢。
  • 14、1.传说仙女麻姑掷米于地﹐皆成珍珠。仙人王方平笑谓:麻姑少年﹐我老了﹐不喜欢再弄这种调皮的玩意。事见晋葛洪《神仙传.麻姑》。
  • 15、1.投以目光。
  • 16、1.见"掷弃"。
  • 17、1.即掷卢。
  • 18、1.北齐刘昼《新论.辩施》:"昆山之下﹐以玉抵乌﹐彭蠡之滨﹐以鱼食犬﹐而人不爱者﹐非性轻财﹐所丰故也。"此谓以玉投乌。后因以"掷鹊"喻有才而无所用。
  • 19、1.掷骰。
  • 20、1.犹纵身。
  • 21、1.古百戏的一种。
  • 22、1.比喻除恶。
  • 23、1.《后汉书.逸民传.蓬萌》:"家贫﹐给事县为亭长。时尉行过亭﹐萌候迎拜谒﹐既而掷楯叹曰:'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!'遂去之长安学﹐通《春秋经》。"李贤注:"亭长主捕盗贼﹐故执楯也。"后以"掷楯"为舍弃微职﹐重新就学的典故。
  • 24、1.织布。 2.喻时光迅疾。 3.形容来往频繁。

投掷的相关查询

投掷的意思解释、投掷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