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fǔ xiánɡ  ]
  • ㄈㄨˇ ㄒ一ㄤˊ
  • OW OUK

府庠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府学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府学。

《醒世恒言·张淑儿巧智脱杨生》:“十岁进了府庠,次年第一补廩。”

府庠(fu xi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福乡[fú xiānɡ ]

    1.指神仙所居﹑福德所集的地方。

  • 2、福相[fú xiānɡ ]

    有福气的相貌。

  • 3、福祥[fú xiánɡ ]

    1.幸福吉利。 2.福德的征兆。

  • 4、福飨[fú xiǎnɡ ]

    1.亦作"福向"。 2.谓神明受祭飨而赐福。

  • 5、福向[fú xiànɡ ]

    1.见"福飨"。

  • 6、服箱[fú xiānɡ ]

    1.负载车箱。犹驾车。

  • 7、服享[fú xiǎnɡ ]

    1.服从和进贡。

  • 8、服飨[fú xiǎnɡ ]

    1.食用﹐品尝。

  • 9、伏箱[fú xiānɡ ]

    1.驾车。伏,通"服"。语本《诗.小雅.大东》:"睆彼牵牛,不以服箱。"朱熹注:"服,驾也。箱,车也。"

  • 10、符祥[fú xiánɡ ]

    1.符兆。

府庠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古代地方所设学校。
  • 2、1.古代学校。均,成均。
  • 3、1.古代对地方学官的敬称。
  • 4、1.古代乡学之门。 2.指学校。
  • 5、科举制时称府、州、县学的生员。明清时为秀才的别称:家无囊橐,忝列庠生之数。
  • 6、1.指在学生员。明清时为秀才的别称。
  • 7、1.《礼记.学记》:"古之教者,家有塾,党有庠。"后因以"庠塾"泛称地方学校。
  • 8、1.古代学校。
  • 9、1.古代学校。
  • 10、古代的地方学校。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:设庠序以化于邑|学子愤慨于庠序,商贾喧噪于廛市。
  • 11、1.古代地方学校。
  • 12、潒潒1.荡漾貌。
  • 13、迒陌1.布满兽蹄迹印的田间小路。
  • 14、迒蹄1.兽类的脚迹。
  • 15、閧端1.起哄而挑起事端。
  • 16、閧聚1.群集喧闹。
  • 17、閧闉1.里巷和瓮城。
  • 18、銗镂1.古铜器名。釜属。熟食器。
  • 19、銗筩1.古代接纳告密文书的器具。
  • 20、降龙1.古代服饰及旗帜上所绣绘的下降之龙的图案。
  • 21、降顺1.投降归顺。
  • 22、降伏1.降服﹔制伏。
  • 23、降伏降服;制服:望风降伏|我一定要降伏这匹野马。
  • 24、降服1.谓脱去上服以示谢罪。 2.犹降物。谓穿素服。 3.旧制。丧服降低一等为"降服"。如子为父母应服三年之丧﹐其已出继者﹐则为本生父母降三年之服为一年之服。

府庠的相关查询

府庠的意思解释、府庠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