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wán yìn  ]
  • ㄨㄢˊ 一ㄣˋ
  • FQJH QGB

刓印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语出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﹝项羽﹞为人刻印,刓而不能授。”谓羽摩挲侯印,不忍授人。后因以“刓印”喻吝于爵赏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 羽 摩挲侯印,不忍授人。后因以“刓印”喻吝于爵赏。

语出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﹝ 项羽 ﹞为人刻印,刓而不能授。”
晋 左思 《魏都赋》:“朝无刓印,国无费留。”
《旧唐书·卢藏用传》:“垓下 悲歌,实阶刓印。”
宋 宋祁 《杂说》:“知贤不进,朝有刓印。”

刓印(wan yin)同音词

  • 1、晩阴[wǎn yīn ]

    1.傍晚时的阴霾。

  • 2、完姻[wán yīn ]

    1.完婚。

  • 3、顽嚚[wán yín ]

    1.亦作"顽嚣"。 2.愚妄奸诈。语出《书.尧典》:"瞽子,父顽,母嚚,象傲。" 3.指舜的父母。 4.泛指愚妄而奸诈的人。

  • 4、宛引[wǎn yǐn ]

    1.宛转地引用。

  • 5、刓隐[wán yǐn ]

    1.谓因磨损而模糊不清。

  • 6、挽引[wǎn yǐn ]

    1.牵引。

刓印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古代装印信的口袋。
  • 2、图章盖印用的深红色涂料。用艾绒、蓖麻油及红色颜料等混和制成。
  • 3、1.见"印钮"。
  • 4、亦作“印纽”,又称“印鼻”。印章顶端的带孔雕饰。钮孔用以穿绶带佩印于身上。秦汉印钮,有龟、螭、辟邪、虎等形状,以区分官员品级。后世私印之钮,形式更多。
  • 5、1.将印和令牌。 2.清初颁发的一种户口登记牌。
  • 6、1.官印。古人常将官印佩带在腰间,故称。
  • 7、1.旧时官方颁发的券证。
  • 8、编录印章作品的书籍。据传始于宋代,明代以来盛行于世。或直接钤印而成,或摹刻印刷而成。著名的有清汪启淑《飞鸿堂印谱》、陈介祺《十钟山房印谱》等。
  • 9、1.官府盖印认可的田宅契据。
  • 10、1.即印子钱。
  • 11、1.谓在身上刺上字及其他花纹。
  • 12、1.深刻记取。
  • 13、1.指盖有官印的凭证。
  • 14、1.纺织品的印花和染色。
  • 15、1.篆刻家。清周亮工撰有《印人传》,清汪启淑撰有《续印人传》,近人叶为铭汇集二书,增补为《广印人传》。
  • 16、1.即印泥。
  • 17、1.谓刻印佛经,广为布施。
  • 18、1.犹印记。
  • 19、1.见"印谱"。
  • 20、1.印刷工人。
  • 21、1.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。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,佩带在身。 2.借指官爵。
  • 22、1.谓盖印签押。
  • 23、将文字、图画、照片等原稿经制版、施墨、加压等工序,使油墨转移到纸张、织品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,呈现原稿内容的技术。有纸张印刷、塑料印刷、皮革印刷和纺织品印刷等。最常用的为纸张印刷。
  • 24、1.即印花税。

刓印的相关查询

刓印的意思解释、刓印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