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lián yínɡ  ]
  • ㄌ一ㄢˊ 一ㄥˊ
  • LP SBC

连楹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楹柱一根接一根。形容建筑物华美宽敞。

⒉  充满房室。喻多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楹柱一根接一根。形容建筑物华美宽敞。

唐 李绅 《东武亭》诗:“緑波春水湖光满,丹槛连楹碧嶂遥。”
明 高道素 《上元赋》:“若夫通衢广肆,大邑都城,层楼叠观,复柱连楹。”
清 顾禄 《桐桥倚棹录·寺院》:“郡人神之,乃度地立庙,连楹曲廊,有庭有堂。”

⒉  充满房室。喻多。

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经籍会通四》:“吴会、金陵,擅名文献,刻本至多,鉅帙类书,咸会萃焉……虽连楹丽栋,蒐其奇秘,百不二三。”
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五:“二百年来,通儒辈出,述作连楹。”

连楹(lian ying)同音词

  • 1、敛影[liǎn yǐnɡ ]

    1.藏身。

  • 2、脸硬[liǎn yìnɡ ]

    1.喻不讲情面;不容易为感情所动。

  • 3、连营[lián yínɡ ]

    1.扎营相连。 2.指连绵不绝的营寨。 3.星名。

  • 4、练营[liàn yínɡ ]

    1.始建于清同治初年的军队编制。详"练军"。

  • 5、练影[liàn yǐnɡ ]

    1.指日﹑月﹑水波等的白色光影。

  • 6、联营[lián yínɡ ]

    联合经营:~企业ㄧ这个煤矿由三个县~。

连楹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楹柱下的石墩。
  • 2、1.柱与梁。 2.喻堪负重任的人才。
  • 3、1.古乐器。形制为用木柱从鼓中穿过,使之竖立,柱下有四足。又称建鼓。
  • 4、1.谓堂上。
  • 5、1.柱与椽。
  • 6、也叫“对联”、“对子”。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。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叫“春联”。字数无定规,但两联须相等。旧时要求对仗工整,平仄协调,是旧体诗词的演变。相传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”。宋代推广用在楹柱上,后又普遍用于装饰和交际庆吊。
  • 7、1.《晏子春秋.杂下三十》:"晏子病,将死,凿楹纳书焉,谓其妻曰:'楹语也,子壮而示之。'"后因以"楹书"指遗言﹑遗书。
  • 8、1.楹联。
  • 9、1.指周武王刻于楹﹑席上的铭文。后以为典。
  • 10、1.指先人遗书。
  • 11、1.厅堂前部的柱子。
  • 12、韹韹1.象声词。
  • 13、泂泂1.遥远貌。
  • 14、泂酌1.谓从远处酌取。 2.指供祭祀用的薄酒。
  • 15、硬铮1.刚强,顶得住。 2.殷实;雄厚。
  • 16、硬正1.正直,问心无愧。
  • 17、硬证1.捏造证词,一口咬定,诬陷别人。 2.指提供伪证的人。
  • 18、硬诤1.强辩;抵赖。
  • 19、硬脂1.关于硬脂酸或从硬脂酸衍生而来的。如:硬脂酰胺。如:甘油硬脂酸二油酸脂。
  • 20、硬直1.刚强正直。 2.生硬地,直截地。 3.挺拔;坚硬而挺直。
  • 21、媵婢1.随嫁的婢妾。 2.泛指婢妾。
  • 22、媵嬖1.宠妾。
  • 23、媵臣1.古代随嫁的臣仆。
  • 24、媵从1.随嫁的臣仆。

连楹的相关查询

连楹的意思解释、连楹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