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í kuì  ]
  • 一ˊ ㄎㄨㄟˋ
  • MCK NRQ

贻愧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留下羞愧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留下羞愧。

元 虞集 《写韵轩记》:“因书此以遗其观之主者 余 君 玄谷,无重貽愧於兹轩之高明云。”
明 焦竑 《玉堂丛语·恬适》:“盖予虽以文翰著衔,其所职,则启沃辅翼,有关於上下者颇重大,予於是无一能効焉,书之,徒以自貽愧也。”

贻愧(yi kui)同音词

  • 1、一揆[yì kuí ]

    1.《孟子·离娄下》:"地之相去也,千有余里;世之相后也,千有余岁。得志行乎中国,若合符节,先圣后圣,其揆一也。"意谓古代圣人舜和后代圣人文王的所作所为是完全相同的。后因以"一揆"谓同一道理;一个模样。

  • 2、一夔[yì kuí ]

    1.夔相传为尧(一说舜)时乐正,仅有一足。孔子答鲁哀公问,则说"足"是足够之意,指有夔一人,就足够制乐了。以后多从此说。见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下》﹑《吕氏春秋.察传》。后因以"一夔"指能独当一面的专门人才,或指一人虽多缺点,仍有专长。

  • 3、一匮[yí kuì ]

    1.一筐。匮,泛指盛土器。

  • 4、一篑[yí kuì ]

    1.一筐。篑,盛土竹器。

  • 5、遗馈[yí kuì ]

    1.馈赠。

  • 6、伊夔[yī kuí ]

    1.伊尹和夔的合称。夔,尧舜时的乐官,助尧舜以乐正天下。

  • 7、蚁溃[yǐ kuì ]

    1.谓大堤可因蚁穴而崩溃。比喻小事疏忽﹐可酿成大祸。语出《韩非子.喻老》:"千丈之堤﹐以蝼蚁之穴而溃。"

  • 8、倚魁[yǐ kuí ]

    1.怪僻;独特而不合于俗。

贻愧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羞惭害怕。
  • 2、1.谓对人钦佩,自愧不如。
  • 3、1.谓使之深深感到惭愧。
  • 4、1.害羞。
  • 5、1.羞惭的心情。
  • 6、1.羞愧而屈服。
  • 7、1.犹逊色。
  • 8、1.羞辱。 2.指遭受羞辱。
  • 9、1.羞惭沮丧。
  • 10、惭愧的脸色:面带~。
  • 11、1.极言羞愧。
  • 12、1.惭愧惶恐。
  • 13、1.羞愧畏缩。
  • 14、1.谓自愧不如而叹服。
  • 15、1.羞惭而知所戒惧。
  • 16、因羞愧而感到痛苦:脸上流露出~的表情。
  • 17、1.惭愧和畏惧。语出《诗.小雅.何人斯》:"不愧于人,不畏于天。"
  • 18、1.羞惭,悲哀。
  • 19、1.犹耻笑。
  • 20、1.谓对他人给予的照顾感到惭愧,并示感谢。
  • 21、1.羞惭之心。
  • 22、1.傀行。谓行为怪异。
  • 23、1.羞辱;羞惭。
  • 24、1.使知羞自勉。

贻愧的相关查询

贻愧的意思解释、贻愧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