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lù wù  ]
  • ㄌㄨˋ ㄨˋ
  • DVGH DGQN

硉矹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硉兀”。

⒉  高耸;突出。

⒊  引申为委屈不平。

⒋  严峻。

⒌  豪放;高亢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硉兀”。

⒉  高耸;突出。

唐 李白 《明堂赋》:“挐金龙之蟠蜿,挂天珠之硉矹。”
宋 陆游 《燕堂独坐意象殊愦愦起登子城作此诗》:“梦中涉 黄河,太行 高硉矹。”
明 李东阳 《次韵答方石先生》之二:“霞城 硉矹高千仞,衹恐胸中尚易平。”
清 钱谦益 《彭达生晦农草序》:“当此之时,余如东郊之老马,骨骼硉兀。”

⒊  引申为委屈不平。

唐 韩愈 《送进士刘师服东归》诗:“低头受侮笑,隐忍硉兀寃。”
清 王先谦 《告大兄墓文》:“彼 杨 马 之硉兀,等含悲於逝水。”

⒋  严峻。

唐 韩愈 《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》诗:“几欲犯严出荐口,气象硉兀未可攀。”
明 李东阳 《明故中宪大夫云南按察司副使致仕石公墓志铭》:“公性质直,意气硉兀,不能下物,虽居官久,家无赢貲,亦以俭自律。”

⒌  豪放;高亢。

唐 韩愈 《咏雪赠张籍》:“狂教诗硉矹,兴与酒陪鳃。”
宋 范成大 《次韵温伯夜坐》:“平生烟霞兴,硉兀上南斗。”
元 汪炎昶 逸句:“椎金锻铁作硬语,意气硉兀真丈夫。”

硉矹(lu wu)同音词

  • 1、陆吾[lù wú ]

    1.传说中的昆仑山神名。即肩吾。人面虎身虎爪而九尾。

  • 2、庐屋[lú wū ]

    1.小屋。

  • 3、庐伍[lú wǔ ]

    1.按军队建制编列的居民。

  • 4、庐庑[lú wǔ ]

    1.房屋。

  • 5、硉兀[lù wū ]

    1.见"硉矹"。

  • 6、鹿甒[lù wǔ ]

    1.辽代刻有鹿纹的酒器。用以祭天。

硉矹词语接龙

  • 1、噁嗪1. 含有四个碳原子、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组成的环的几种母体化合物C4H5NO或其衍生物之一。
  • 2、恶寒1.怕冷。 2.中医称怕冷的症状。有外感恶寒和内伤恶寒两类。
  • 3、膴膴1.膏腴;肥沃。
  • 4、膴然1.犹欣然。
  • 5、膴盛1.美盛。
  • 6、膴仕1.高官厚禄。
  • 7、鋘锄1.即锄。
  • 8、鋘锹1.即锹。
  • 9、雺晦1.昏暗不明。
  • 10、雺乱1.昏乱。
  • 11、雺雺1.昏暗貌。
  • 12、雺墨1.昏暗。
  • 13、雺塞1.谓天色昏暗。
  • 14、雺雾1.指迷蒙的雾气。
  • 15、霿乱1.黑暗纷乱。
  • 16、霿雺1.昏蒙貌。
  • 17、霿淞1.同"雾淞"。
  • 18、霿淆1.混淆不明。
  • 19、无知1.没有知觉。 2.指失去知觉。 3.没有知识,不明事理。 4.指不明事理的人。 5.无人知晓。 6.犹言没有匹配。
  • 20、无辙1.没有车辙。引申为没有痕迹。形容义理抽象。
  • 21、无朕1.亦作"无眹"。 2.没有迹象或先兆。
  • 22、无眹1.见"无朕"。
  • 23、无征1.没有证明;没有实据。 2.没有征兆或迹象。
  • 24、无正1.谓没有正确的。 2.无人评正是非。

硉矹的相关查询

硉矹的意思解释、硉矹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