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ānɡ zū  ]
  • ㄔㄤ ㄗㄨ
  • JJ AIE

昌菹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昌葅”。

⒉  菖蒲根的腌制品。昌,通“菖”。周天子使周公阅聘鲁,鲁君飨之昌菹等物,示旌表其功德。后以为主国盛礼款待他国使者之典实。

⒊  菖蒲根的腌制品。昌,通“菖”。据传周文王嗜昌菹,仲尼食之以取味。后以为倾慕前贤而嗜其所嗜之典实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昌葅”。

⒉  菖蒲根的腌制品。昌,通“菖”。 周 天子使 周公阅 聘 鲁,鲁 君飨之昌菹等物,示旌表其功德。后以为主国盛礼款待他国使者之典实。参见“昌歜”。

北周 庾信 《奉和永丰殿下言志》之七:“茂陵 体犹瘠, 淮阳 疾未祛。翻疑承毒水,忽似遇昌葅。”

⒊  菖蒲根的腌制品。昌,通“菖”。据传 周文王 嗜昌菹, 仲尼 食之以取味。后以为倾慕前贤而嗜其所嗜之典实。参见“昌蒲菹”。

《梁书·文学传下·伏挺》:“事等昌菹,谬彼偏嗜,是用不羞固陋,无惮龙门。”

昌菹(chang zu)同音词

  • 1、倡卒[chànɡ zú ]

    1.军中表演歌舞百戏者。

  • 2、昌葅[chānɡ zū ]

    1.见"昌菹"。

  • 3、昌族[chānɡ zú ]

    1.使家族昌盛。

  • 4、长足[chánɡ zú ]

    1.形容进展迅速。

  • 5、长祖[chánɡ zǔ ]

    1.北周宣帝时改称高祖为"长祖"。

  • 6、常足[chánɡ zú ]

    1.永远满足。

昌菹词语接龙

  • 1、古代酷刑。把人剁成肉酱:聂政之姊不避菹醢之诛,以扬其弟之名。
  • 2、1.亦作"葅酱"。 2.酱菜。
  • 3、1.亦作"葅秸"。 2.用农作物的茎秆编成的铺垫物,草席。
  • 4、1.鱼肉酱。引申为杀戮。
  • 5、1.用茅草编织的笠。《管子.禁藏》:"被蓑以当铠鑐,菹笠以当盾橹。"尹知章注:"取菹泽草以为笠。"一说犹苴履。见戴望校正。
  • 6、1.潮湿渗漏。
  • 7、1.亦作"葅戮"。 2.杀戮。
  • 8、1.亦作"葅臡"。 2.带骨肉酱。
  • 9、1.茅草繁茂的山丘。
  • 10、1.刈草的人。
  • 11、1.水草繁茂的湖泽。
  • 12、1.枯槁的草木;柴草。
  • 13、1.水草繁茂的沼泽地。
  • 14、顇蹙1.憔悴不安。
  • 15、顇枯1.枯竭。
  • 16、顇奴1.羸弱的奴仆。
  • 17、顇族1.贫贱之族。
  • 18、綷蔡1.同"綷縩"。
  • 19、綷縩1.象声词。衣服摩擦声。
  • 20、綷粲1.同"綷縩"。
  • 21、綷疏1.五彩的刻画雕饰。
  • 22、綷咏1.犹合唱。
  • 23、倅介1.佐贰官。
  • 24、倅马1.副马,备用之马。 2.驸马都尉的别称。

昌菹的相关查询

昌菹的意思解释、昌菹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