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ài nián  ]
  • ㄉㄞˋ ㄋ一ㄢˊ
  • TFFY TG

待年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谓女子待年长而聘。

⒉  谓等待年老致仕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女子待年长而聘。

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下·献穆曹皇后》:“操 进三女 宪、节、华 为夫人,聘以束帛玄纁五万匹,小者待年於国。”
李贤 注:“留住於国,以待年长。”
后因以称女子待嫁。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》:“爰自待年,金声夙振。”
南朝 梁 张缵 《丁贵嫔哀策文》:“爰及待年,含章早穆;声被 洽阳,誉宣 中谷。”

⒉  谓等待年老致仕。

宋 曾巩 《祭致仕湛郎中文》:“维公早以郎潜,安於养志;晚而家食,曾不待年。治绩纪於朝廷,行实推於乡里。”
宋 范公偁 《过庭录》:“蜀公 表谢曰:‘六十三而告老,盖不待年;七十五而復来,孰云中礼。’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女子留以待年长而嫁。

《后汉书·卷一〇·曹皇后纪》:「建安十八年,操进三女宪、节、华为夫人,聘以束帛玄?五万匹,小者待年于国。」

⒉  待至年老致仕。

《文选·谢灵运·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》:「辞满岂多秩,谢病不待年。」

待年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清雍正年间景德镇官窑烧造的瓷器。因雍正四年(1726年),年希尧以督理淮安板闸关,兼管镇厂窑务,故名年窑。雍正六年后,由唐英任驻厂协理官。釉色发明很多,以胭脂水釉为最着。
  • 2、1.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晩。又称除夕为大年夜,其前一日为小年夜。
  • 3、科举时代同一年考中的人相互间的友情:年谊之交。
  • 4、1. 同一同庚团的成员。
  • 5、1.年纪幼小。
  • 6、1.年和月,泛指时间。 2.时代。 3.岁月;日子。
  • 7、1.古代记时的竹牌。钥,书写用的竹牌。 2.指时光。
  • 8、1.谓不停地运行的岁月。 2.谓岁月不停地运行。 3.年寿和气运。
  • 9、1.指自然灾害。
  • 10、1.年岁。
  • 11、1.方言。长工。
  • 12、1.犹年伯。
  • 13、1.全年支出。
  • 14、1.亦作"年侄"。 2.明清科举中式者对同年之子的称谓。
  • 15、1.指旧俗过年所用的黄钱﹑挂钱﹑神马等纸做之物。
  • 16、1.年龄与爵秩。
  • 17、1.即中年,壮年。 2.谓一年之内。
  • 18、1.一年的末了。
  • 19、1.《周礼》太祝所掌六祝之一。
  • 20、1.古时男子年满三十谓之壮。后以"年壮"泛指壮年。
  • 21、1.年龄与状貌。
  • 22、1.任职年限及资历。
  • 23、1.每年的租税。
  • 24、1.年高;年长。 2.长辈。

待年的相关查询

待年的意思解释、待年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