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à kē  ]
  • ㄔㄚˋ ㄎㄜ
  • UAF TUFH

差科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指差役和赋税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差役和赋税。

唐 杜甫 《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》诗:“差科死则已,誓不举家走。”
宋 陆游 《岳池农家》诗:“緑秧分时风日美,时平未有差科起。”
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三二章:“田赋之外,每遇差科,贪官污吏放富欺贫。”

差科(cha ke)同音词

  • 1、差可[chà kě ]

    1.犹尚可。勉强可以。

  • 2、察刻[chá kè ]

    1.苛察刻薄。

  • 3、槎客[chá kè ]

    1.晋张华《博物志》卷十载,传说天河与海通。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,不失期,有人乘之去十余日,至一城,见一丈夫在河边饮牛,便问此是何处,答曰,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。"后至蜀,问君平,曰:'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。'计年月,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。""槎客"即此乘槎泛天河之人。 2.清海宁人吴骞字"槎客"。吴有书五万卷,筑拜经楼藏之。

  • 4、茶客[chá kè ]

    1.在茶馆饮茶的顾客。 2.经营茶业的商人。

  • 5、茶课[chá kè ]

    1.茶税。

差科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蚕桑工具之一种。用于砍除桑树繁枝。
  • 2、1.指关于征发赋役的规章。
  • 3、1.科举制度中﹐府州县举荐人才进入国子监习业﹐谓之"科贡"。后亦泛指科举。 2.指贡生。
  • 4、1.修剪枝蔓﹐芟除芜秽。
  • 5、科学幻想:~小说。
  • 6、1.谓差役派遣。
  • 7、戏曲术语。“插科打诨”的省称。“科”指滑稽动作,“诨”指滑稽语言,科诨即剧中的喜剧性穿插。
  • 8、1.科第。
  • 9、1.征集。
  • 10、1.指登科录之类。 2.指明清时代六科给事中官署中的簿册档案。
  • 11、1.估量;计算。
  • 12、科学技术:高~ㄧ~资料 ㄧ~工作者。
  • 13、1.犹科头。
  • 14、汉唐两代考选官吏后备人员分甲、乙等科,后来因称科举为科甲:~出身(清代称考上进士、举人的人为科甲出身)。
  • 15、1.光秃貌。
  • 16、1.法网。
  • 17、1.法令条文。
  • 18、1.犹查问。
  • 19、1.露头跣足。
  • 20、1.指限制性的法令。
  • 21、1.犹稽核。
  • 22、1.判处刑罚。
  • 23、1.执行刑罚。
  • 24、1.见"科需"。

差科的相关查询

差科的意思解释、差科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