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置备名帖,作通报姓名之用。
引《后汉书·文苑传·边让》:“时宾客满堂,莫不羡其风。府掾 孔融、王朗 并修刺候焉。”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远近久承公名,令於是大遽,不敢移公,便於牛屋下修刺诣公。”唐 李嘉祐 《送樊兵曹潭州谒韦大夫》诗:“修刺辕门里,多怜尔为亲。”
1.犹言披荆斩棘。
1.置名刺于袖中,以备拜谒时通名。
1.修饰词句。 2.指作文。 3.指文辞。
1.祭祀。
运用各种语文材料或各种表现手法修饰文字词句,提高语言表达效果,使之准确、鲜明、生动。
1.刺绣。
修刺的意思解释、修刺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