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pāo zhì  ]
  • ㄆㄠ ㄓˋ
  • RVE RUDB
  • 动词

抛掷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投,扔。

抛掷硬币。

throw; cast; toss;

⒉  夯。

什么顾虑都抛掷脑后。

abandon;

引证解释

⒈  投;扔。

唐 曹唐 《织女怀牵牛》诗:“封题锦字凝新恨,抛掷金梭织旧愁。”
元 宋无 《鲸背吟·抛矴》:“想见夜深抛掷处,警鱼错认月沉鉤。”
清 东轩主人 《述异记·狐祟》:“衙斋有狐作祟,白日抛掷沙土,污秽几席。”
巴金 《新生·五月十九日》:“几个西洋孩子站在池边叫喊地向它们抛掷石子。”

⒉  丢弃;弃置。 唐 颜师古 《隋遗录》卷上:“帝饮之甚欢,因请 丽华 舞《玉树后庭花》。

丽华 辞以抛掷岁久,自井中出来,腰肢依拒,无復往时姿态。”
元 关汉卿 《玉镜台》第三折:“把你似粪堆般看待,泥土般抛掷。”
清 吴伟业 《临顿儿》诗:“我本贫家子,邂逅遭抛掷。”
沙汀 《选灾》:“于是他又开始工作,什么顾虑他都抛掷脑后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扔、投。

《五代史平话·梁史·卷上》:「百姓欢声动地,各抛掷砖瓦,赶杀巢部下溃军。」

投掷 扔掷

摄取

⒉  弃置不管。

唐·白居易〈酬别周从事〉诗:「洛下田园久抛掷,吴中歌酒莫留连。」

抛掷(pao zhi)同音词

  • 1、抛置[pāo zhì ]

    1.抛弃不管。

  • 2、泡制[pào zhì ]

    1.用中草药原料制成药物的过程。 2.(照老办法)办事;(依样)制作。

  • 3、刨治[páo zhì ]

    1.方言。整治。

  • 4、庖炙[páo zhì ]

    1.烧烤的肉。

  • 5、炮制[páo zhì ]

    1.用中草药原料制成药物的过程。有火制﹑水制或水火共制等加工方法。目的主要是加强药物效用,减除毒性或副作用,便于贮藏和便于服用等。 2.指烹调。 3.处理,办理。 4.制服;医治。 5.泛指编造;制订。

  • 6、炮制[páo zhì ]

    ①用火制、水制或水火共制等方法将中草药原料加工成药物。 ②制造;编造:如法炮制|炮制谣言。

  • 7、炮炙[pào zhì ]

    1.烘烤;烧烤。 2.炮制(中药饮片)。

抛掷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掷骰之类的赌博。
  • 2、1.亦作"掷彩"。 2.博戏的一种。
  • 3、1.见"掷采"。
  • 4、1.古代散乐杂技的一种。《晋书.乐志下》所谓"逆行连倒"即指此﹐犹今之翻筋斗。
  • 5、1.见"掷地金声"。
  • 6、1.撞跌。
  • 7、1.转动。
  • 8、1.古代用蓍草占卜﹐后人代以钱。用三枚钱﹐三掷卦成﹐故称。
  • 9、1.亦作"掷果"。 2.谓妇女对美男子表示爱慕。 3.指美男子受到妇女爱慕。
  • 10、1.投给。 2.用为请人归还原物的谦辞。
  • 11、1.见"掷杯珓"。
  • 12、1.见"掷地金声"。
  • 13、1.古时赌博的一种。以骰五枚,上黑下白﹐掷之全黑为卢。
  • 14、1.传说仙女麻姑掷米于地﹐皆成珍珠。仙人王方平笑谓:麻姑少年﹐我老了﹐不喜欢再弄这种调皮的玩意。事见晋葛洪《神仙传.麻姑》。
  • 15、1.投以目光。
  • 16、1.见"掷弃"。
  • 17、1.即掷卢。
  • 18、1.北齐刘昼《新论.辩施》:"昆山之下﹐以玉抵乌﹐彭蠡之滨﹐以鱼食犬﹐而人不爱者﹐非性轻财﹐所丰故也。"此谓以玉投乌。后因以"掷鹊"喻有才而无所用。
  • 19、1.掷骰。
  • 20、1.犹纵身。
  • 21、1.古百戏的一种。
  • 22、1.比喻除恶。
  • 23、1.《后汉书.逸民传.蓬萌》:"家贫﹐给事县为亭长。时尉行过亭﹐萌候迎拜谒﹐既而掷楯叹曰:'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!'遂去之长安学﹐通《春秋经》。"李贤注:"亭长主捕盗贼﹐故执楯也。"后以"掷楯"为舍弃微职﹐重新就学的典故。
  • 24、1.织布。 2.喻时光迅疾。 3.形容来往频繁。

抛掷的相关查询

抛掷的意思解释、抛掷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