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lí shǒu  ]
  • ㄌ一ˊ ㄕㄡˇ
  • QTJF UTH

狸首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逸诗篇名。上古行射礼时,诸侯歌《狸首》为发矢的节度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逸诗篇名。上古行射礼时,诸侯歌《狸首》为发矢的节度。

《韩非子·八说》:“《狸首》射侯,不当强弩趋发。”
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:“《狸首》射侯,古之射礼也。”
《孔子家语·辩乐》:“然后天下知 武王 之不復用兵也,散军而修郊射。左射以《狸首》,右射以《騶虞》,而贯革之射息也。”
王肃 注:“《狸首》、《騶虞》,所为节也。”
参见“貍首”。貍首:1.狸的头。 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孔子 之故人曰 原壤,其母死,夫子助之沐椁。 原壤 登木曰:‘久矣,予之不託於音也。’歌曰:‘貍首之班然,执女手之卷然。’”
孔颖达 疏:“言斲椁材文采似貍之首。”
后因以“貍首”指 原壤 之歌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谐隐》:“蚕蟹鄙谚,貍首淫哇,苟可箴戒,载於礼典。”

⒉  借指棺柩。

明 徐渭 《哀骆怀远公验词》:“何时卧貍首,闻之使心惊。”
清 王紫绶 《哭师》诗:“生死亲营一亩宫,瓣香谁解为 南丰 ;敢云貍首斑为美,常恐牛眠卜未工。”

⒊  古代逸诗篇名。共二章。诸侯行射礼时歌《貍首》以为发矢之芦度。

《仪礼·大射》:“上射揖,司射退,反位。乐正命太师曰:‘奏《貍首》,閒若一。’”
郑玄 注:“《貍首》,逸诗《曾孙》也。貍之言不来也。其诗有‘射诸侯首不朝者’之言,因以名篇。”
《礼记·射义》:“其节,天子以《騶虞》为节,诸侯以《貍首》为节。”
陆德明 释文:“貍之言不来也。首,先也。此逸诗也。”

⒋  指 三国 魏 管辂。

辂 精天文,善卜筮,相传其能占知人“疾病死亡贫富丧衰”而无所差错。据《三国志·魏志》本传载:“﹝ 輅 ﹞初应州召,与弟 季儒 共载至 武城 西,自卦吉凶,语 儒 云:‘当在故城中见三貍,尔者乃显。’前到 河 西故城角,正见三貍共踞城侧,兄弟并喜。”
辂 别有弟名 辰,而 辂 年居长,后因以“貍首”称之。 唐 杨炯 《浑天赋》:“假 苏秦 之不死,既莫能知其説;儻 貍首 之重生,亦不能成其算也。”

⒌  瓜名。参见“貍头”。

晋 傅玄 《瓜赋》:“虽貍首之甘美兮,未若东门之奇伟。”
晋 陆机 《瓜赋》:“夫其种族类数,则有栝楼、定桃、……貍首、虎蹯。”

狸首(li shou)同音词

  • 1、力守[lì shǒu ]

    1.坚守。

  • 2、黎首[lí shǒu ]

    1.黎民。

  • 3、里手[lǐ shǒu ]

    里手1(~儿)赶车或操纵器械时指车或器械的左边:骑自行车的人大都是从~上车。 里手2 [lǐshǒu]内行;行家:行家~。

  • 4、里首[lǐ shǒu ]

    1.方言。里头,里边。

  • 5、隶首[lì shǒu ]

    1.亦作"首"。 2.黄帝史官,始作算数。亦借指善算数者。

  • 6、盭绶[lì shòu ]

    1.诸侯王佩的印绶。色黄而近绿,因用?草染制,故名。

  • 7、例授[lì shòu ]

    1.循例授官。清制封典,朝廷按照定例授予官爵:授给本身者为例授;因推恩而授给本人曾祖父母﹑祖父母﹑父母及妻之存者为例封,其殁者为例赠。参阅《清会典.吏部.验封清吏司》。

狸首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亦作"首涂"。 2.上路;启程。
  • 2、1.亦作"首陁"。 2.即首陀罗。
  • 3、1.见"首陀"。
  • 4、1.犹首席,首脑。
  • 5、1.谓砍去木之根梢,使它粗细一致。
  • 6、1.谓首先起兵。
  • 7、(广播电台、电视台)第一次播放:这个节目每周二19:40~,周六21:50重播。
  • 8、1.指自首己罪,并捕捉同犯归案。
  • 9、1.指参知政亊。
  • 10、1.古时属官之首。
  • 11、1.首谋。
  • 12、1.头领。 2.今指政府或部队中的高级领导人。
  • 13、1.首先倡导。 2.同"首唱"。
  • 14、1.同"首倡"。 2.指句首语气词。 3.谓成诗在先。
  • 15、1.按班次行驶的第一班车。
  • 16、1.冲要之地。
  • 17、1.杰出。
  • 18、1.创始;创建。
  • 19、1.指农历正月。
  • 20、1.第一次;头一回。
  • 21、1.首犯和从犯。
  • 22、1.犹逃亡。
  • 23、1.宦官头目。
  • 24、1.旧时称省治所在的道。亦指该道的道员。

狸首的相关查询

狸首的意思解释、狸首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