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hè tí  ]
  • ㄏㄜˋ ㄊ一ˊ
  • FOF KHRW

赫蹏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赫蹄”。

⒉  古代称用以书写的小幅绢帛。后亦以借指纸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赫蹄”。古代称用以书写的小幅绢帛。后亦以借指纸。

《汉书·外戚传下·孝成赵皇后》:“武(籍武 )发篋中,有裹药二枚,赫蹏书。”
颜师古 注:“邓展 曰:‘赫音兄弟鬩墙之鬩。’ 应劭 曰:‘赫蹏,薄小纸也。’”
宋 赵彦卫 《云麓漫钞》卷七:“《赵后传》所谓‘赫蹏’者,注云‘薄小纸’,然其寔亦縑帛。”
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事部二》:“三代 之人必习为词命,童子入小学则教以应对,盖赫蹏未兴,赤牘未削,一切利害事宜皆面陈而口宣之。”
清 尤侗 《纪赈》诗:“赫蹄重封裹,筐篋与山齐。”
章炳麟 《訄书·序种姓上》:“夫上世无竹帛赫蹏,独取陶瓦任文籍之用。”

赫蹏(he ti)同音词

  • 1、赫蹄[hè tí ]

    1.见"赫蹏"。

  • 2、和题[hé tí ]

    1.符合题旨,从正面立论。

  • 3、和悌[hé tì ]

    1.和顺恭敬。

  • 4、鹤体[hè tǐ ]

    1.仙道者的身体。

  • 5、合题[hé tí ]

    1.切合题意。

  • 6、合体[hé tǐ ]

    合身。

赫蹏词语接龙

  • 1、俶建1.建造;建立。
  • 2、俶灵1.天赋的聪明才智。
  • 3、俶乱1.诡奇杂乱。
  • 4、俶落1.始,开始。
  • 5、俶奇1.奇异。
  • 6、俶迁1.始迁。
  • 7、俶扰1.开始扰乱。 2.骚扰;扰乱。 3.动乱。
  • 8、俶倘1.见"俶傥"。
  • 9、俶傥1.亦作"俶倘"。 2.卓异不凡。 3.豪爽洒脱。
  • 10、俶献1.古代把应时珍美新物献给国君,称俶献。
  • 11、俶载1.始事,开始从事某种工作。《诗.大雅.大田》:"俶载南亩,播厥百谷。"朱熹集传:"取其利耜而始事于南亩,既耕而播之。"后以"俶载"指农事伊始。
  • 12、俶辰1.良辰。
  • 13、俶诡1.奇异。
  • 14、俶祜1.初受上天福佑。
  • 15、髢髢1.方言。假发,假髻。
  • 16、弚靡1.弟靡。
  • 17、弚佗1.见"弟佗"。
  • 18、姼姼1.美好貌。 2.劳苦多事之貌。
  • 19、虒台1.指春秋时晋之虒祁宫。
  • 20、题补1.旧谓官场出缺,奏请补授。
  • 21、题捕1.犹缉捕。
  • 22、题材文艺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和现象。由作者对生活素材经过选择、集中、提炼加工而成。有时也指作品所表现的生活范围,如“战争题材”、“工业题材”等。
  • 23、题参1.亦作"题參"。 2.上本参奏。犹弹劾。 3.谓以题本上奏。
  • 24、题參1.见"题参"。

赫蹏的相关查询

赫蹏的意思解释、赫蹏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