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ī màn  ]
  • ㄓ ㄇㄢˋ
  • SFC AJL
  • 形容词

枝蔓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枝条和藤蔓,比喻纠缠牵连或烦琐纷杂。

枝蔓不切者即行删除。

branches and tendrils (symbolic of confusing);

引证解释

⒈  枝条和藤蔓。

唐 杜甫 《解闷》诗之十一:“翠瓜碧李沉玉甃,赤梨蒲萄寒露成。可怜先不异枝蔓,此物娟娟长远生。”
唐 白居易 《泛湓水》诗:“青萝与紫葛,枝蔓垂相樛。”

⒉  比喻牵连,株连。

《旧唐书·刘瞻传》:“两家宗族,枝蔓尽捕三百餘人。”
宋 欧阳修 《论燕度勘滕宗谅事张皇太过札子》:“传闻 燕度 勘鞫 滕宗谅 事,枝蔓勾追,直得使尽 邠州 诸县枷杻。所行栲掠,皆是无罪之人。”
《金史·外国传下·高丽》:“斜葛 不能听讼,每一事輒至枝蔓,民颇苦之。”

⒊  比喻冗词赘句。

明 张居正 《进讲章疏》:“训解未莹者,增改数语;枝蔓不切者,即行删除。”
清 黄宗羲 《<翁元铠禅师语录>序》:“出其语録读之,絶去枝蔓,独露真常。”

⒋  喻繁冗,不简洁。

鲁迅 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第九篇:“惟著述本意,或在显扬幽隐,非为传奇,特以行文枝蔓,或拾事琐屑,故后人亦每以小説视之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树枝和藤蔓。

唐·白居易〈泛湓水〉诗:「青萝与紫葛,枝蔓垂相樛。」

⒉  比喻繁琐冗赘的词句。

《旧五代史·卷一四七·刑法志》:「胥吏侮文,枝蔓乃众。」
明·张居正〈进讲章疏〉:「训解未莹者,增改数语;枝蔓不切者,即行删除。」

⒊  散布、株连。

《旧唐书·卷一七七·刘瞻传》:「两家宗族,枝蔓尽捕三百余人。」

英语翻译

branches and tendrils, fig. overcomplicated or digressive

法语翻译

Zweige und Ranken, kompliziert und konfus

枝蔓(zhi man)同音词

  • 1、支蔓[zhī màn ]

    1.枝条和藤蔓。引申指末节及派生出的东西。 2.指芜蔓啰唆,不得要领。

  • 2、秩满[zhì mǎn ]

    1.谓官吏任期届满。

  • 3、鸷曼[zhì màn ]

    1.抵突。形容马性猛戾不驯,欲狂突以去其羁勒。《庄子.马蹄》:"夫加之以衡扼﹐齐之以月题﹐而马知介倪﹑闉扼﹑鸷曼﹑诡衔﹑窃辔。"陆德明释文引李颐曰:"鸷﹐抵也。曼﹐突也。"一说,犹迟重。郭庆藩集释引郭嵩焘曰﹕"鸷曼﹐犹言迟重﹔言马被介而气塞行滞﹐有决衔絶辔之忧。"鸷曼﹐指抵触车幔。参阅陈鼓应《庄子今注今译》。

枝蔓词语接龙

  • 1、蔓生的草:残碑沉蔓草。
  • 2、1.见"蔓辞"。
  • 3、冗长繁琐的言辞:不为蔓辞。
  • 4、1.即芜菁。
  • 5、1.牵连。谓一人犯罪,别人为此遭受连坐。
  • 6、1.延展貌。 2.长久。 3.纠缠不清,混淆不明。
  • 7、1.蔓延生长。
  • 8、像蔓草一样延伸扩展:蔓延滋长|瘟疫蔓延。
  • 9、1.蔓延,滋生演变。
  • 10、1.牵连。
  • 11、1.水草名。海藻类植物。 2.繁复的辞藻。
  • 12、草荒烟蔓草:蔓生的野草;荒烟:空旷荒凉的原野上的雾气。比喻空旷偏僻,冷落荒凉。
  • 13、草难除蔓草:蔓延生长的草。蔓生的草难于彻底铲除。比喻恶势力一经滋长,就难于消灭。
  • 14、日茂蔓蔓:形容长久。天长日久,一天天茂盛起来。
  • 15、生植物1. 具有攀援茎或缠绕茎的植物。
  • 16、引株连蔓:蔓生植物的根茎。顺着蔓寻根。比喻一网打尽。
  • 17、引株求顺着蔓寻根。比喻一网打尽。
  • 18、谩怠1.怠慢。谩﹐通"慢"。
  • 19、谩诞1.浮夸虚妄。
  • 20、谩訑1.亦作"谩他"。 2.欺诈。
  • 21、谩道1.休说﹔别说。
  • 22、谩妒1.谓徒相妒忌。谩﹐通"漫"。
  • 23、谩尔1.犹言聊复尔尔。谩﹐通"漫"。
  • 24、谩附1.姑且附上。谩﹐通"漫"。

枝蔓的相关查询

枝蔓的意思解释、枝蔓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