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iāo zhuàn  ]
  • ㄉ一ㄠ ㄓㄨㄢˋ
  • MFKY TXE

雕篆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见“雕虫篆刻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雕琢文字;写作。
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时序》:“集雕篆之軼材,发綺縠之高喻。”

⒉  指辞章。

《文选·王屮<头陀寺碑文>》:“敢庽言於雕篆,庶髣髴乎众妙。”
李周翰 注:“雕篆,谓文字也。”

⒊  旧时风俗。指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刺花。

宋 张齐贤 《洛阳搢绅旧闻记·田太尉候神仙夜降》:“有拣停军人 张花项,衣道士服。俗以其项多雕篆,故目之为花项。”

雕篆(diao zhuan)同音词

  • 1、雕砖[diāo zhuān ]

    1.刻有花纹的砖头。

  • 2、雕瑑[diāo zhuàn ]

    1.雕琢﹐刻镂。 2.引申指刻意修饰文辞。

  • 3、雕撰[diāo zhuàn ]

    1.雕刻与撰写。

  • 4、琱瑑[diāo zhuàn ]

    1.镂刻花纹。亦指刻有花纹之物。 2.引申为修饰文字。

  • 5、雕篹[diāo zhuàn ]

    1.祭器名。

  • 6、调转[diào zhuǎn ]

    ①调动转换(工作等):他的~手续已经办好了。 ②同‘掉转’。

  • 7、掉转[diào zhuǎn ]

    改变成相反的方向:~船头。也作调转。

雕篆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古时墓志铭例用石相合﹐以一石为盖。盖石题死者爵里姓名﹐习惯用篆书﹐称"篆盖"。
  • 2、1. 刻字工匠。刻字多用篆体字。如:又谋诸篆工。——明·刘基《郁离子·千里马篇》。
  • 3、1.篆体印章。
  • 4、1.即篆书。
  • 5、中国传统艺术之一。指雕刻印章的艺术。因刻印时先在印材上作篆字,再加锲刻,故称。一般用刀刻于石、牙、角、木等印材上;金属印章,则多先刻印模,然后铸成。秦印、汉印为公认的篆刻艺术之源,明、清两代出现众多篆刻流派。
  • 6、1.盘香燃尽。
  • 7、1.篆书和隶书。
  • 8、1.古代皇后的乘车之名。
  • 9、1.用篆字所刻的铭文。 2.铭刻。比喻牢记。
  • 10、1.犹香盘。宋苏轼有《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》诗。
  • 11、1.篆书的形体气势。
  • 12、①字体名。大篆和小篆的统称。大篆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,故也称“籀文”或“籀书”,广义的大篆又指甲骨文、金文及春秋战国时各国通行的文字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实行文字统一,以小篆为正字,也称“秦篆”。篆书字体偏长,多用圆笔。 ②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所立六书之一,即“小篆”。
  • 13、1.曲细而形如篆文的游丝。
  • 14、1.写篆书于素帛。
  • 15、1.用篆书所题写的字。
  • 16、1.篆字的书体。汉字书体的一种。
  • 17、1.篆体字。
  • 18、1.像篆字形的蜗牛。
  • 19、1.犹政务。
  • 20、1.犹盘香。 2.香屑或香灰。
  • 21、1.即篆书。
  • 22、1.盘香的烟缕。
  • 23、1.篆书的笔意。
  • 24、1.用篆字所刻的印章。

雕篆的相关查询

雕篆的意思解释、雕篆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