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wēi xínɡ  ]
  • ㄨㄟ ㄒ一ㄥˊ
  • QDB TGS

危行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危险的行动。小心地行动;慎行。正直的行为。不安全的航行。谓(言语)高于行为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危险的行动。

《易·震》:“《象》曰:震往来厉,危行也。”
孔颖达 疏:“‘危行也’者,怀惧往来,是致危之行。”

⒉  小心地行动;慎行。

《庄子·山木》:“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,危行侧视,振动悼慄。”
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其在朝,君语及之,即危言;语不及之,即危行。”

⒊  正直的行为。

《论语·宪问》:“邦有道,危言危行;邦无道,危行言逊。”
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:“危,厉也。”
明 樊鹏 《中顺大夫陕西提学副使何大复先生行状》:“先是京官非有罪无九年不迁者,先生特以危行连蹇,湮滞中书,凡十餘年。”

⒋  谓(言语)高于行为。

《礼记·缁衣》:“大人不倡游言。可言也,不可行,君子弗言也;可行也,不可言,君子弗行也。则民言不危行,而行不危言矣。”
郑玄 注:“危,犹高也。”

⒌  不安全的航行。

宋 王安石 《虞部郎中晁君墓志铭》:“析 池口 征,合于 铜陵,官不失算,舟无危行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正直的品行。

《论语·宪问》:「邦有道,危言危行;邦无道,危行言孙。」

危行(wei xing)同音词

  • 1、伪行[wěi xínɡ ]

    1.诈伪的行为。 2.假装出某种行为;装假。

  • 2、伟行[wěi xínɡ ]

    1.不平常的行为。

  • 3、威刑[wēi xínɡ ]

    1.严厉的刑法。

  • 4、威行[wēi xínɡ ]

    1.武力行为。 2.指道德行为。 3.指威势推行于某一对象或地方。

  • 5、威形[wēi xínɡ ]

    1.令人生畏的声势。

  • 6、为行[wéi xínɡ ]

    1.谓行仁义之事。 2.行为。

  • 7、为性[wéi xìnɡ ]

    1.指本性。

  • 8、微行[wēi xínɡ ]

    旧时谓帝王等尊贵者更换常服,隐蔽身份,私行出访:汉武帝尝微行此亭。

  • 9、微型[wēi xínɡ ]

    小型;体积比较小的:微型雕刻|微型飞机。

  • 10、围姓[wéi xìnɡ ]

    1.赌博的一种。科举时代流行于广东。每遇乡﹑会﹑岁﹑科诸试之先,标举若干姓,使赌者指姓下注,榜发,视其所指诸姓中式之多寡以定胜负。也作闱姓。

危行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往来;出入。语出《逸周书.大聚》:"市有五均,早莫如一,送行逆来,振乏救穷。" 2.走来。
  • 2、1.谓器物质量差,不坚牢。
  • 3、1.过路青年。 2.旧时称男家派遣到女家迎亲的人为"行郎"。
  • 4、1.即走廊。有顶的走道。
  • 5、1.颁布。
  • 6、1.书体名。近似行书的楷书。
  • 7、1.进行审问。
  • 8、1.且看。 2.复看,又看。
  • 9、1.谓可以行道。
  • 10、1.行旅;客居。 2.过客;旅客。 3.指后到的客人。与坐客相对。
  • 11、1.奔腾于太空。
  • 12、1.放声哭;且行且哭。
  • 13、1.行事勤苦。
  • 14、书写或排印文字的行列款式。
  • 15、文字的书写或排印的形式,包括字序和行序。一般汉字直行字序由上而下,行序由右而左;汉字横行字序由左而右,行序由上而下。
  • 16、1.亦作"行刼"。 2.进行劫掠。
  • 17、1.见"行劫"。
  • 18、1.亦作"行絜"。 2.德行高洁。
  • 19、1.消解,发散。 2.佛教语。谓心所取之境相。
  • 20、1.指副使。
  • 21、1.出行车辆的布篷。
  • 22、1.犹行贿。贿赂。
  • 23、1.向前行走(多用于队伍)。
  • 24、1.路旁饿死的人。

危行的相关查询

危行的意思解释、危行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