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ān yí  ]
  • ㄘㄢ 一ˊ
  • CD GXW

参夷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封建王朝诛灭三族的酷刑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封建王朝诛灭三族的酷刑。

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韩 任 申子,秦 用 商鞅,连相坐之法,造参夷之诛。”
颜师古 注:“参夷,夷三族。”
《北史·韩麒麟传》:“有制不行,人得侥倖,则虽参夷之诛,不足以肃。”
清 钱谦益 《太祖实录辨证》三:“一则涉於疑似,一则近於脇从,於罪为稍轻。故其子孙幸免参夷。”

参夷(can yi)同音词

  • 1、残夷[cán yí ]

    1.犹残杀。

  • 2、残佚[cán yì ]

    1.散失不全。

  • 3、残邑[cán yì ]

    1.指民生凋敝的地区。

  • 4、参一[cān yī ]

    1.参考往事而定于一。

  • 5、参疑[cān yí ]

    1.混乱不分。

  • 6、参议[cān yì ]

    1.参与谋议。 2.官名。金军中﹑元明中书省属官,明布政司﹑通政司,清各部,民国初高级军事机关,均置"参议"。

  • 7、参诣[cān yì ]

    1.犹谒见。

  • 8、餐苡[cān yǐ ]

    1.服食薏米。久服可以健身延寿。《后汉书.马援传》﹕"初﹐援在交址﹐常饵薏苡实﹐用能轻身省欲﹐以胜瘴气。"后因以"餐苡"为典。

  • 9、餐挹[cān yì ]

    1.吸收;采用。

  • 10、蚕衣[cán yī ]

    1.蚕茧的别称。 2.古时皇后等亲蚕时所穿的衣服。 3.丝织品所制的衣服。

参夷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平正和偏颇;平坦和险阻。
  • 2、1.夷服之外的地方﹐泛指荒远地区。
  • 3、1.伤残﹐死亡。
  • 4、1.旧时指上海的租界。亦以称旧上海。犹言洋场﹐含贬义。
  • 5、1.平坦而宽广。
  • 6、1.平和通达。
  • 7、1.伯夷和巢父的并称。用以指品行高洁的人。
  • 8、1.疾病平复痊愈。比喻生民疾苦的解除。
  • 9、1.古丧礼陈尸之床。
  • 10、1.平和纯正。
  • 11、1.旷达。
  • 12、1.谓性情平和淡泊。
  • 13、1.平易恬静。
  • 14、1.平定。
  • 15、1.平易之道。 2.平坦的道路。
  • 16、1.谓夷人之性。 2.常德。
  • 17、1.同列﹐同辈。
  • 18、1.古称东方部族为夷﹐北方部族为狄。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。 2.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。 3.视为夷狄。
  • 19、1.犹夷踞。
  • 20、1.谓平定叛乱。 2.指外族入侵的战祸。
  • 21、1.杀戮﹐屠杀。
  • 22、1.古九服之一。王畿之外﹐每五百里为一区划﹐共有九﹐第七为夷服。
  • 23、1.灭亡。
  • 24、1.夷人的歌曲。亦泛指外族的歌曲。

参夷的相关查询

参夷的意思解释、参夷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