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ì ěr  ]
  • ㄓˋ ㄦˇ
  • SAB GBG

栉珥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梳篦和耳饰。泛指头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梳篦和耳饰。泛指头饰。

唐 韩愈 《吊武侍御所画佛文》:“御史 武君 当年丧其配,歛其遗服櫛珥,鞶帨于篋。”
宋 曾巩 《亡妻宜兴县君文柔晁氏墓志铭》:“仁孝慈恕,人有所不能及,於櫛珥衣服,亲属人所无,輒推与之,不待己足。”

栉珥(zhi er)同音词

  • 1、栺栭[zhī ér ]

    1.木名。 2.栭柱。

  • 2、之而[zhī ér ]

    1.须毛。《周礼.考工记.梓人》:"深其爪,出其目,作其鳞之而。"戴震补注:"颊侧上出者曰之,下垂者曰而,须鬣属也。"王引之《经义述闻.周官下》:"而,颊毛也;之,犹与也。作其鳞之而,谓起其鳞与颊毛也……然则之为语词,非实义所在矣。"与戴说不同。后人诗文中多用以形容须毛状的东西或指雕刻的鸟﹑兽﹑龙等的须毛耆鬣。

  • 3、植耳[zhí ěr ]

    1.耸耳细听。

  • 4、稚儿[zhì ér ]

    1.幼儿;幼子。

  • 5、芝荋[zhī ér ]

    1.见"芝栭"。

  • 6、芝栭[zhī ér ]

    1.亦作"芝檽"﹑"芝荋"。灵芝与木耳。二者皆属菌类,多生木上,可食。 2.画有灵芝纹彩的梁上短柱。

  • 7、执耳[zhí ěr ]

    1.见"执牛耳"。

  • 8、侄儿[zhí ér ]

    1.侄子。

  • 9、直尔[zhí ěr ]

    1.竟然如此。

  • 10、猘儿[zhì ér ]

    1.指三国吴孙策。亦喻年少勇猛的人。

栉珥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古代史官﹑谏官上朝,常插笔冠侧,以便记录,谓之"珥笔"。 2.指诉讼。
  • 2、1.谓缀以珠玉之耳饰。
  • 3、1.插戴貂尾。汉代侍中﹑中常侍于冠上插貂尾为饰。后借指皇帝之近臣。 2.指贵官显宦。
  • 4、1.谓冠上插戴鹖尾。鹖,雉类。古代天子之近卫武臣,在冠左右插雉尾,以示勇武。
  • 5、1.耳环。
  • 6、1.吐丝。
  • 7、1.犹珥笔。彤,赤管笔。
  • 8、金拖紫珥:插;拖:下垂。形容官位显赫。
  • 9、二蔡1.指管叔与蔡叔。 2.指宋蔡京与蔡卞。
  • 10、二参1.约数。谓二分或三分。参,三。《史记.滑稽列传》:"若乃州闾之会﹐男女杂坐﹐行酒稽留……髡窃乐此﹐饮可八斗而醉二参。"司马贞索隐:"二参﹐言十有二参醉也。"后因用以谓二三分醉﹐微醉。
  • 11、二蚕1.第二季蚕。即夏蚕。
  • 12、二藏1.佛教大藏经的简单分类法。即声闻藏(小乘经)和菩萨藏(大乘经)。 2.指佛藏与道藏。
  • 13、二曹1.两队;两组。
  • 14、二唱1.即二更天。
  • 15、二朝1.指卿大夫的外朝和内朝。
  • 16、二辅1.指汉时京畿的左冯翊﹑右扶风。
  • 17、二副轮船上船员的职务名称,职位次于大副。参看〖大副 〗。
  • 18、二傅1.指太傅与少傅,均为辅导太子之官。 2.指南朝齐傅琰﹑傅翙父子。
  • 19、二盖1.指唐盖文达﹑盖文懿。
  • 20、二干1.指唐诗僧干俊﹑干辅。
  • 21、二杆1.见"二杆子"。
  • 22、二哥1.兄弟间称次男为二哥。 2.泛称兄弟中排行第二者。 3.小二哥的敬称。
  • 23、二葛1.指三国方士葛玄及其从孙﹑东晋道士和道教理论家葛洪。
  • 24、二根1.佛教语。意根﹑身根。即思维和感觉器官。 2.男女两性的生殖器。 3.指两性人。

栉珥的相关查询

栉珥的意思解释、栉珥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