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huā zhú  ]
  • ㄏㄨㄚ ㄓㄨˊ
  • AWX OJ

花烛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饰有龙凤花纹的蜡烛,旧时婚仪点用;借指新婚。

花烛之夜。

fancy candles lit in the bridal chamber at wedding;

⒉  泛称花烛属植物。

羽状花烛。

anthurium;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彩烛。旧多用于结婚的新房中,上面多用龙凤图案等做装饰,故称。

南朝 梁简文帝 《咏人弃妾》:“昔时娇玉步,含羞花烛边。”
唐 封演 《封氏闻见记·花烛》:“近代婚嫁有障车、下壻、却扇,及观花烛之事……上自皇室,下至士庶,莫不皆然。”
宋 吴自牧 《梦粱录·嫁娶》:“新人下车……以数妓女执莲炬花烛,导前迎引。”

⒉  指结婚。参见“花烛夜”。

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回:“两公子就托 陈和甫 选定花烛之期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精美的蜡烛。

⒉  新婚。旧时结婚新房内,点有龙凤雕饰的蜡烛,后遂以花烛代指新婚。

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五》:「莫若就在尊舟,结了花烛,成了亲事,明日慢慢回衙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二一回》:「店里拿了一对长枝的红蜡烛点在房里,每枝上插了一朵通草花,央请了邻居家两位奶奶把新娘子搀了过来,在房里拜了花烛。」

花烛(hua zhu)同音词

  • 1、花主[huā zhǔ ]

    1.指掌花之人。 2.指赏花者。

  • 2、花柱[huā zhù ]

    雌蕊的一部分,在子房和柱头之间,形状像细长的管。(图见‘花’)

  • 3、华烛[huá zhú ]

    1.光彩映照。 2.华美的烛火。 3.旧时结婚所用的画有彩饰的蜡烛。借指婚礼。

  • 4、华渚[huá zhǔ ]

    1.古代传说中的地名。

  • 5、桦烛[huà zhú ]

    1.用桦木皮卷成的烛。

  • 6、哗诛[huá zhū ]

    1.不服罪而喧闹。

  • 7、滑珠[huá zhū ]

    1.珍珠的一种。

  • 8、化主[huà zhǔ ]

    1.教化之主。佛家对佛的称谓。 2.佛家指掌管化缘的僧徒。

  • 9、化祝[huà zhù ]

    1.《周礼》太祝所掌六祝之一。谓祈祷消除天灾和兵祸。

  • 10、画烛[huà zhú ]

    1.有画饰的蜡烛。

花烛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明察事物。
  • 2、1.烛将尽。亦指烛的馀烬。
  • 3、1.亦作"烛芯"。 2.蜡烛中心用以点火的灯草﹑纱线等。
  • 4、1.见"烛心"。
  • 5、1.星名。
  • 6、1.谓灯烛的光焰。
  • 7、1.见"烛耀"。
  • 8、耀1.亦作"烛耀"。亦作"烛曜"。 2.照耀。 3.显耀,显扬。
  • 9、1.照亮黑夜。 2.鸡的别名。 3.神话中的花名。参见"烛夜花"。
  • 10、1.传说中的神名。即烛龙。
  • 11、1.精光闪耀的银子。
  • 12、1.肛门。
  • 13、1.灯烛的光亮。 2.灯烛之光映出的人﹑物的影子。
  • 14、1.照亮昏暗。 2.明察事物隐微之处。
  • 15、1.俗称蜡烛燃点时,受热而溶化成的液态的蜡。
  • 16、1.光照远方。 2.比喻泽及远方。
  • 17、1.见"烛照"。
  • 18、1.帝王仪仗队中的灯具,亦指执掌灯具的人。
  • 19、1.明察洞悉。
  • 20、1.竹名。可代烛用,故名。又名丞相竹。
  • 21、1.形容月光明亮。
  • 22、1.《礼记.曲礼上》:"烛不见跋。"孔颖达疏:"《小尔雅》云:'跋,本也。'本,把处也。"烛跋,指竖立火炬或蜡烛的底坐。 2.谓烛将燃尽。
  • 23、1.《史记.田敬仲完世家》:"若寡人小国也,尚有径寸之珠,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,柰何以万乘之国无寶乎?"后因以"烛车"比喻珍贵之物。
  • 24、1.烛车。

花烛的相关查询

花烛的意思解释、花烛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