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wù zhào  ]
  • ㄨˋ ㄓㄠˋ
  • CNHG SHJ

骛棹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急速行进的船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急速行进的船。

南朝 宋 谢灵运 《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》:“隐汀絶望舟,騖棹逐惊流。”

骛棹(wu zhao)同音词

  • 1、五兆[wǔ zhào ]

    1.古代一种占卜法。

  • 2、乌照[wū zhào ]

    1.指日光。南唐李煜逸句:"乌照始潜辉﹐龙烛便争秉。"

  • 3、吴赵[wú zhào ]

    1.明庶吉士吴中行﹑赵用贤因张居正夺情视事,疏争被杖,时称"吴赵"。《明史.吴中行传》:"五人者(吴中行﹑赵用贤﹑艾穆﹑沈思孝﹑邹元标),直声震天下。中行﹑用贤并称吴赵。"后吴地俗谓不择言而乱语者为"吴赵"。

  • 4、儛招[wǔ zhāo ]

    1.舞弄,嬉戏。

  • 5、武昭[wǔ zhāo ]

    1.谓武功。 2.汉武帝﹑汉昭帝的并称。

  • 6、雾棹[wù zhào ]

    1.雾中的行船。

  • 7、雾罩[wù zhào ]

    1.指弥漫笼罩的雾气。

骛棹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亦作"棹唱"。 2.犹棹歌。 3.谓泛舟时的吟唱。
  • 2、1.装有桨的船。
  • 3、1.装有桨的船。 2.划船。
  • 4、1.亦作"棹夫"。 2.船夫。
  • 5、1.亦作"棹歌"。 2.行船时所唱之歌。 3.指《棹歌行》曲。
  • 6、1.谓航海。
  • 7、1.船桨。长曰棹,短曰楫。
  • 8、1.谓摇桨。指行船。
  • 9、1.亦作"棹郎"。 2.船夫。 3.《汉书.佞幸传.邓通》:"邓通,蜀郡南安人也。以濯船为黄头郎。文帝尝梦欲上天,不能,有一黄头郎推上天,顾见其衣尻带后穿。觉而之渐台,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,见邓通,其衣后穿,梦中所见也。召问其名姓,姓邓,名通。邓犹登也,文帝甚说,尊幸之,日日异。"濯,同"棹"。后因以"棹郎"指邓通。并借喻佞幸小人。
  • 10、1.船桨划水之力。
  • 11、1.亦作"棹女"。 2.船家女。
  • 12、1.亦作"棹讴"。 2.摇桨行船所唱之歌。
  • 13、1.摇桨声。
  • 14、1.门旁表宅树坊的木柱。
  • 15、1.亦作"棹影"。 2.桨影。亦借指船影。
  • 16、1.棹树叶的汁液。
  • 17、1.亦作"棹舟"。 2.划船。
  • 18、1.桌子。
  • 19、1.操棹行船的兵士。
  • 20、船郎1.亦作"棹船郎"。 2.划船之人。
  • 21、歌行1.亦作"棹歌行"。 2.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名。
  • 22、轧轧1.象声词。
  • 23、朝夕1.早晨和晩上。 2.谓早晩朝见。 3.犹言从早到晩﹐整天。形容长时间。 4.犹言一朝一夕。形容短时间。 5.时时﹐经常。 6.指时日﹐光阴。 7.指度日之需。 8.指东和西。亦借指方向。 9.古代测日影以定方向的仪器。
  • 24、朝夕①早晨和晚上:朝夕不相及。 ②指时日、光阴:只争朝夕。 ③从早到晚;整天:朝夕相处。 ④副词。时时;经常:朝夕聆听教诲。

骛棹的相关查询

骛棹的意思解释、骛棹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