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ī chǎnɡ  ]
  • ㄒ一 ㄔㄤˇ
  • SGHG DGT

西厂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明代由宦官执掌的特务机关。于宪宗·成化十三年(公元1477年)设置,以汪直为提督,人员和权力都超过东厂,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。后因东厂宦官倾轧,汪直失势,被迫撤销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明 代由宦官执掌的特务机关。于 宪宗 成化 十三年(公元1477年)设置,以 汪直 为提督,人员和权力都超过东厂,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。后因东厂宦官倾轧, 汪直 失势,被迫撤销。 武宗 时, 刘瑾 用事,一度恢复,为时虽短,残害朝野数千人。及 刘瑾 被诛,始废。参见“东厂”。

国语辞典

⒈  明朝时,专由宦官掌理的特务机关。成立于明宪宗成化年间。用来查访谋逆,监管吏民言行。

西厂(xi ch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戏场[xì chǎnɡ ]

    1.表演杂技﹑戏曲的场所。

  • 2、戏倡[xì chànɡ ]

    1.俳优。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。

  • 3、习常[xí chánɡ ]

    1.经常。 2.因顺常道。 3.沿袭旧章;遵循常规。

  • 4、细长[xì chánɡ ]

    1.与长度或高度比起来直径很小的。2.瘦的,长得不胖的;不丰满的。如:因为节食变得瘦削细长的身躯。3.像线的;细而长的。如:细长的头发。

  • 5、袭常[xí chánɡ ]

    1.因顺常道。《老子》:"用其光,复归其明,无遗身殃,是为袭常。"张松如校读:"马叙伦曰:'袭习古通。《周礼.胥师》注曰:"故书袭为习",是其例证。'此言因顺常道也。"一说为熟习常道。袭,通"习"。见河上公注。一本作"习常"。 2.沿袭常规。

西厂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明东厂﹑西厂的主官。亦专指魏忠贤。
  • 2、1.明代称掌管东﹑西厂﹑内行厂的大太监。
  • 3、1.地名。在北京市和平门外。辽时名海王村。因其地有琉璃窑,也称琉璃厂。为出售书籍﹑字画﹑古玩﹑文具等商店聚集处。
  • 4、1.指沿河无堤防的田地。
  • 5、1.无隔墙的房屋。 2.工场或工厂的房屋。
  • 6、1. 工厂的规章制度。
  • 7、1.工厂。
  • 8、产品出厂时的价格:按~优惠销售。
  • 9、1.工厂和商店(多指私营的)。2.开工厂的人。
  • 10、1. 工厂的发展史。
  • 11、1.明代东厂﹑西厂和锦衣卫的合称。因其同为特务机构,关系密切,故常合称。
  • 12、1.棚舍。 2.无隔墙的房屋。
  • 13、1.即厂礼拜。
  • 14、1.斗篷;披风。 2.官服。
  • 15、1.指明代东厂﹑西厂所设的牢狱。
  • 16、1.工厂。 2.指有宽敞地面可以存放货物并进行加工的商店。
  • 17、礼拜1.工厂规定的代替星期日休假的日子。
  • 18、长负责制在中国,指以厂长作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法人代表,对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负全责的企业领导制度。在厂长负责制下,厂长全面领导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;依照国家的各项法律、法规,有权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、机构设置、人事任免,以及作出各项经营管理中的决策。实行厂长负责制,应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思想领导作用,发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。
  • 19、长踦1.亦作"长蚑"。亦作"长跂"。 2.蟏蛸的别名。
  • 20、长蚑1.见"长踦"。
  • 21、长崎日本九州岛西岸著名港市。人口446万(1985年)。天然良港,曾长期为日本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港口。造船等机械工业发达。是远洋航运和渔业基地。日本西部重要旅游胜地。
  • 22、长更1.见"长庚"。 2.犹长夜。
  • 23、长庚中国古代指黄昏时出现在西方天空的金星:东有启明,西有长庚。
  • 24、长赓1.见"长庚"。

西厂的相关查询

西厂的意思解释、西厂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