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uò jīn  ]
  • ㄕㄨㄛˋ ㄐ一ㄣ
  • QTNI QQQ

铄金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熔化金属。《周礼·考工记序》:“铄金以为刃,凝土以为器。”亦指熔化的金属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布帛寻常,庸人不释;铄金百溢,盗跖不掇。不必害,则不释寻常;必害手,则不掇百溢。”陈奇猷集释:“《说文》:'铄,销金也。'案正在销之金,温度甚高,故盗跖不取。”汉桓寛《盐铁论·诏圣》:“夫铄金在炉,庄蹺不顾;钱刀在路,匹妇掇之。”一说指精美的金子。

⒉  谓伤人的谗言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熔化金属。

《周礼·考工记序》:“鑠金以为刃,凝土以为器。”
亦指熔化的金属。 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布帛寻常,庸人不释;鑠金百溢, 盗跖 不掇。不必害,则不释寻常;必害手,则不掇百溢。”
陈奇猷 集释:“《説文》:‘鑠,销金也。’案正在销之金,温度甚高,故 盗跖 不取。”
汉 桓寛 《盐铁论·诏圣》:“夫鑠金在鑪, 庄蹻 不顾;钱刀在路,匹妇掇之。”
一说指精美的金子。 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鑠金百溢, 盗跖 不搏者。”
司马贞 索隐:“《尔雅》:‘鑠,美也。’言百溢之美金在於地,虽有 盗跖 之行,亦不取者,为其财多而罪重也。”

⒉  谓伤人的谗言。

《楚辞·九章》:“故众口其鑠金兮,初若是而逢殆。”
王逸 注:“言众口所论,万人所言,金性坚刚,尚为销鑠,以喻谗言多,使君乱惑也。”
唐 司空图 《狂题》诗之三:“交疏自古戒言深,肝胆徒倾致鑠金。”
明 王錂 《春芜记·宴赏》:“事喜败而忌成,言鑠金而销骨。”
清 陈梦雷 《东行口占》之三:“鑠金祗为招羣忌,投杼何当慰母疑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镕化金属。也作「烁金」。

《史记·卷八七·李斯传》:「铄金百镒,盗跖不搏。」
《文选·马融·长笛赋》:「或铄金砻石,华睆切错,九挻雕琢,刻镂钻笮。」

⒉  比喻人言可畏。也作「烁金」。

《国语·周语下》:「众心成城,众口铄金。」

铄金(shuo jin)同音词

  • 1、烁金[shuò jīn ]

    1.熔化金属。烁,通"铄"。 2.谓伤人的谗言。

铄金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饰金的阁﹐华美的阁。
  • 2、1.谓军械和军装。 2.偏指武器。 3.借指战争。 4.车铃和车前革制的车饰。一说为缰绳上端的铜饰。
  • 3、1.见"金根车"。 2.唐李绰《尚书故实》﹕"昌黎生者﹐名父子也﹐虽教有义方﹐而性颇暗劣。尝为集贤校理﹐史传中有说金根车处﹐皆臆断之﹐曰﹕'岂其误欤?必金银车。'悉改根字为银字。至除拾遗﹐果为谏院不受。俄有以故人子悯之者﹐因辟为鹿门从事。"后因以"金根"为文字遭谬改之典。
  • 4、1.指西方。
  • 5、金属的各种加工工作的总称。
  • 6、1.道家称铅。 2.《西游记》中孙悟空的代称。
  • 7、1.华美的宫室。
  • 8、1.酒杯的美称。
  • 9、1.道家所炼丹药名。
  • 10、1.犹金埒。 2.谓宫中沟渠。
  • 11、1.见"金钩"。
  • 12、1.见"金鞴"。
  • 13、1.金属制的箍﹐用以束物。 2.比喻用以束缚的东西。
  • 14、1.古地名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。 2.指晋石崇所筑的金谷园。 3.泛指富贵人家盛极一时但好景不长的豪华园林。多含讽喻义。 4.借指仕宦文人游宴饯别的场所。 5.见"金谷酒数"。
  • 15、1.金和骨。比喻坚固的事物。语本汉邹阳《狱中上书自明》﹕"众口铄金﹐积毁销骨。" 2.佛骨﹐仙骨。
  • 16、1.四金和六鼓。四金指錞﹑镯﹑铙﹑铎。六鼓指雷鼓﹑灵鼓﹑路鼓﹑鼖鼓﹑鼛鼓﹑晋鼓。金鼓用以节声乐﹐和军旅﹐正田役。见《周礼.地官.鼓人》。亦泛指金属制乐器和鼓。 2.钲。
  • 17、①南瓜的一种,果实成熟后果皮为金黄色或红黄色。 ②古代一种兵器,棒端呈瓜形,金色。后来用做仪仗。
  • 18、1.即金正。 2.采金之官。
  • 19、1.饰金的冠﹔礼冠。
  • 20、1.金饰之棺。 2.清代贵妃之棺的尊称。
  • 21、1.见"金管"。
  • 22、1.指神佛之光。喻神道佛法的力量。 2.金黄色的光辉。 3.唐代长安京城外郭西面中门名。 4.三国魏许昌景福殿西门名。
  • 23、指秋季:~季节ㄧ~菊展。
  • 24、1.见"金虬"。

铄金的相关查询

铄金的意思解释、铄金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