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īnɡ jiě  ]
  • ㄅ一ㄥ ㄐ一ㄝˇ
  • RW QEV

兵解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旧称学道者死于兵刃为“兵解”,意谓借兵刃解脱得道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旧称学道者死于兵刃为“兵解”,意谓借兵刃解脱得道。 晋 葛洪 《神仙传·郭璞》:“敦(王敦 )诛 璞 ……殯后三日,南州市人见 璞 货其平生服饰,与相识共语,非但一人。

敦 不信,开棺无尸, 璞 得兵解之道。”
唐 黄滔 《祭先外舅》:“愚輒疑道家有形全、气全、兵解、木解,考斯事矣,或其义也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四回:“日中尚未逃兵解,世上人犹信《葬书》!”
清 龚自珍 《二十三祖二十七祖同异》:“天台 据 师子 兵解法絶,各禀攸闻,闕数四人,非摈之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学仙佛的人死于兵刃,借此解脱躯壳而登仙。

清·全祖望〈梅花岭记〉:「神仙诡诞之说,谓颜太师以兵解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四四回》:「日中尚未逃兵解,世上人犹信葬书。」

兵解(bing jie)同音词

  • 1、冰洁[bīnɡ jié ]

    1.形容德行清白高洁。

  • 2、冰结[bīnɡ jié ]

    1.冰冻。

  • 3、冰解[bīnɡ jiě ]

    1.冰融化为水。 2.比喻消失﹑消除。

  • 4、并节[bìnɡ jié ]

    1.缰绳。《楚辞.远游》:"舒并节以驰骛兮﹐逴絶垠乎寒门。"王逸注:"纵舍辔衔而长驱也。"王夫之通释:"并节﹐总辔也。"一说﹐指驾车的两马。姜亮夫校注:"并,读为骈,骈节,犹言骈驾耳。"

  • 5、并介[bìnɡ jiè ]

    1.谓兼善天下而又耿介自守。

  • 6、秉节[bǐnɡ jié ]

    1.持节。节﹐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。 2.保持节操﹐守节。 3.犹秉性。

  • 7、秉戒[bǐnɡ jiè ]

    1.受戒。

  • 8、兵劫[bīnɡ jié ]

    1.战争的劫难。

兵解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停车驻马。 2.去世的婉词。
  • 2、1.《史记.吴太伯世家》:"季札之初使,北过徐君。徐君好季札剑,口弗敢言。季札心知之,为使上国,未献。还至徐,徐君已死,于是乃解其宝剑,系之徐君冢树而去。"后以"解剑"为不违心诺之典。 2.指卸官。
  • 3、1.见"解典铺"。
  • 4、1.下马。 2.会骑马。
  • 5、消除心中的气愤。
  • 6、1.当钱。
  • 7、1.犹押送。 2.遣散。
  • 8、1.犹解嘲。
  • 9、1.犹离心。
  • 10、1. 解围后离开。如:秦军解去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。
  • 11、1.脱去内衣。指裸体。
  • 12、1.理解意思。
  • 13、1.见"解医"。
  • 14、1.见"解印绶"。
  • 15、1.解去冠系。谓去官。
  • 16、排解心中的忧愁:排难~。
  • 17、1.宋元时官吏调任时的证明文书。
  • 18、1.羽毛脱落。亦指禽鸟死去。
  • 19、1.谓下雨。语出《易.解》:"天地解而雷雨作。"高亨注:"天地解,谓春来之后,天地开通,阴阳交流,气候暖,冰冻释。"
  • 20、1.会说话。 2.领会。
  • 21、1.谓辞官。《文选.鲍照<升天行>》:"冠霞登彩阁,解玉饮椒庭。"吕向注:"冠霞,谓从仙也。解玉,谓去仕也。"一说,谓服玉屑。参阅清何焯《义门读书记》卷三。
  • 22、1. 中医指用药物解除心情抑郁引起的胸闷、肋痛等症状。
  • 23、1.见"解喻"。
  • 24、1.亦作"解谕"。 2.解释晓喻。

兵解的相关查询

兵解的意思解释、兵解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