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指国家的法律教令。
⒉ 犹象教。
⒊ 指摄影术。
⒈ 指国家的法律教令。参见“象魏”。
引前蜀 杜光庭 《都监将军周天醮词》:“鑾旗早復於 秦 京,象法重悬於魏闕。”
引唐 王勃 《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》:“象法不可以无主,微言不可以遂丧。”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艺五·敬一主人诗》:“《宿向阳寺》云:‘圣朝存象法,古寺復闻鐘。’”
引康有为 《自题三十影象》诗:“象法流传海外图,偶来山泽现癯儒。”
1.佛教语。正﹑像﹑末"三时"之一。谓佛去世久远,与"正法"相似的佛法。其时道化讹替,虽有教有行而无证果者。"像法"的时限说法不一。一般认为在佛去世五百年后的一千年之间。见《大集经》。
1.考虑办法,设法。 2.意见,看法。
1.相感发。 2.相发明。
1.自相矛盾。
1.宰相门庭。
1.观察面相体态等以卜吉凶的方法。
象法的意思解释、象法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