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tiào tuō  ]
  • ㄊ一ㄠˋ ㄊㄨㄛ
  • KHQI EUK

跳脱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手镯。

⒉  灵活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手镯。参见“手鐲”。

汉 繁钦 《定情诗》:“何以致契阔,绕腕双跳脱。”
南朝 梁简文帝 《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》:“衫轻见跳脱,珠概杂青虫。”
明 顾起元 《客座赘语·女饰》:“饰於臂曰手鐲……又曰臂釵、曰臂环、曰条脱、曰条达、曰跳脱者是也。”
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三:“﹝ 石琢堂 ﹞一日閲《四朝闻见録》中有劾 朱文公 疏,诬詆极丑秽,忽拍案大怒,亟脱妇臂上金跳脱,质钱五十千,徧搜东南坊肆,得三百四十餘部,尽付诸一炬。”

⒉  灵活。

清 沉德潜 《说诗晬语》卷上:“对句用逆挽法,诗中得此一联,便化板滞为跳脱。”

⒊  逃脱。

汉 焦赣 《易林·无妄之师》:“火起上门,不为我残,跳脱东西,独得生完。”
唐 卢仝 《观放鱼歌》:“一一投深泉,跳脱不復拘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逃脱。

如:「他身陷重围,左右奔突,东西跳脱,终得逃逸。」

⒉  腕钏,手镯。魏·繁钦〈定情〉诗:「何以致契阔?绕腕双跳脱。」也作「条脱」。

⒊  由于思绪急转,事象突出,以致语路中断的修辞象现。

跳脱(tiao tuo)同音词

  • 1、条脱[tiáo tuō ]

    1.古代臂饰。呈螺旋形,上下两头左右可活动,以便紧松。一副两个。

  • 2、佻侻[tiāo tuō ]

    1.轻率简单。

  • 3、佻脱[tiāo tuō ]

    1.轻谩。 2.轻薄而活跃。

跳脱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落叶。
  • 2、1.脱掉衣服。 2.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"﹝项王使武涉往说韩王信﹐﹞韩信谢曰:'臣事项王﹐官不过郎中﹐位不过执戟﹐言不听﹐画不用﹐故倍楚而归汉。汉王授我上将军印﹐予我数万众﹐解衣衣我﹐推食食我﹐言听计用﹐故吾得以至于此。夫人深亲信我﹐我倍之不祥﹐虽死不易。'"后因以"脱衣"喻慷慨施惠。
  • 3、1.遗漏。 2.舍弃。亦谓超然物外。
  • 4、1.谓大笑时下颌脱臼﹐即今所谓笑脱下巴。
  • 5、1.轻率简慢。
  • 6、1.灵魂脱离尸体﹐死亡的婉辞。
  • 7、使1.犹倘使。表示假设。
  • 8、1.出手;离手。 2.指把货物等售出。
  • 9、1.将货物脱手售出。
  • 10、1.病名。在严重呕吐﹑腹泻或大量出汗﹑出血的情况下﹐人体中的液体大量减少。其症状是口渴﹑皮肤干燥﹑眼球凹陷﹑尿量减少等。 2.物质失去水分。如结晶体失去结晶水﹐化合物中失去与水相当的氢氧原子等。 3.一种降低物料中水分的作业。有专用的脱水机械﹐如离心脱水机﹑浓缩机﹑过滤机﹑干燥机等。风干也是脱水的一种方法。
  • 11、1.谓舞矛如风。
  • 12、1.很像。
  • 13、①脱离世俗,不沾染俗气:超凡脱俗|气宇脱俗|脱俗文章笑鹦鹉。 ②指出家为僧、道:剃发脱俗,不问世事。
  • 14、1.谓简易朴素。 2.脱去孝服。素﹐指白色的孝服。
  • 15、1.糙米;只去皮壳﹑不加精制的米。
  • 16、①道教谓脱去凡胎、肉身而成仙:脱胎换骨|大凡成仙的人,或是肉身去的,或是脱胎去的。 ②比喻一个事物由另一个事物孕育、变化而产生:资产阶级脱胎于封建社会的晚期。 ③瓷器工艺。凸印团花,刷上或深或浅的豆青色玛瑙釉,光润如无胎骨,故称。
  • 17、1.脱身逃走。
  • 18、1.照样描画或模仿。 2.谓仪态大方﹐不做作。
  • 19、1.全身。 2.指病愈。 3.从根本上脱离。
  • 20、1.脱逃之兔。喻行动迅疾。
  • 21、1.舒缓貌。
  • 22、1.古人席地而坐﹐登席必须脱屦﹐而朝见﹑祭祀等重要礼节﹐尚须脱袜跣足﹐以示至敬。参阅清赵翼《陔馀丛考.脱袜登席》。
  • 23、1.脱离挽车的劳役。汉扬雄《解嘲》﹕"娄敬委辂脱挽﹐掉三寸之舌﹐建不拔之策。"后即用为离穷出仕之典。
  • 24、1.《新唐书.苏颋传》:"玄宗平内难﹐书诏填委。独颋在太极后阁﹐口所占授﹐功状百绪﹐轻重无所差。书吏白曰:'丐公徐之﹐不然﹐手腕脱矣。'"后以"脱腕"形容书写用力且极其迅速。

跳脱的相关查询

跳脱的意思解释、跳脱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