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ā bāo  ]
  • ㄉㄚ ㄅㄠ
  • RAWK QN

搭包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即褡包。长而宽的腰带,内可装钱物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褡包。长而宽的腰带,内可装钱物。
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四:“开他行囊来看看,见搭包多是白物,约有五百餘两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二四回:“﹝ 倪二 ﹞一头説,一头从搭包内掏出一包银子来。”
老舍 《骆驼祥子》十三:“老程 极快的穿上衣裳,钮扣通体没扣,只将破皮袄上拢了根搭包,叼着烟卷跑出去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一种长形布袋。参见「搭连」条。

《西游记·第六五回》:「老妖教小的们取了三五十条麻索,解开搭包,拿一个,捆一个。」
《红楼梦·第二四回》:「一面说,一面果然从搭包里掏出一卷银子来。」

搭包(da bao)同音词

  • 1、大寳[dà bǎo]

    1.古时天子宝藏用以卜疑的大龟甲。

  • 2、大报[dà bào ]

    1.谓遍祭天神。 2.指大型的报纸。

  • 3、打包[dǎ bāo ]

    1.整束行装。 2.特指僧人行脚云游。谓其所带行李不多,仅打成一包而已。 3.泛谓轻装出行。 4.包装物品。

  • 4、打苞[dǎ bāo ]

    1.小麦﹑高粱等谷类植物孕穗。

  • 5、打保[dǎ bǎo ]

    1. [方]∶为某事打保票。如:我敢为这事打保。如:也说“打保票”。

  • 6、大寳[dà bǎo ]

    1.《易.系辞下》:"圣人之大寶曰位。"后因以"大寳"指帝位。 2.指佛法。 3.重五十两的银元宝。

  • 7、褡包[dā bāo ]

    1.即褡膊。

  • 8、答报[dá bào ]

    1.答复。 2.报答他人的情意或恩德。

  • 9、大包[dà bāo ]

    1.指宇宙。 2.突起的大疙瘩。 3.食品名。比较大的包子。有馅﹐用发面做皮﹐包成后蒸熟。

  • 10、大保[dà bǎo ]

    1.宋代的一种乡兵制度﹐以五十家为一大保﹐设有大保长。参见"保甲"。

搭包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忍受羞辱。
  • 2、1.即申包胥﹐春秋时楚国大夫。楚昭王十年(公元前506年)﹐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﹐他到秦国求救﹐在秦庭痛哭七日夜﹐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。
  • 3、1.包藏。
  • 4、1.含蓄;包含。
  • 5、为婚外异性(多为女性)提供房屋、金钱等并与之长期保持性关系:~情妇。
  • 6、1.满语"包衣阿哈"的简称。亦简称"阿哈"。"包衣"即"家的";"阿哈"即"奴隶"。为满族贵族所占有﹐没有人身自由﹐被迫从事各种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。来源有战俘﹑罪犯﹑负债破产者和包衣所生的子女等。清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治后﹐有因战功等而置身显贵的﹐但对其主子仍保留奴才身份。 2.药剂学术语。指包裹丸剂的一层糖质或胶质外皮。
  • 7、1.包含荒秽。谓度量宽大。《易.泰》:"包荒﹐用冯河﹐不遐遗。"王弼注:"能包含荒秽﹐受纳冯河者也。"陆德明释文:"荒﹐本亦作'巟'。"一说包容广大。《说文.川部》"巟﹐水广也"引《易》作"包巟"。 2.原谅;宽容。 3.掩饰;遮盖。
  • 8、1.遮掩。
  • 9、包饭(bāo∥fàn)。
  • 10、①定期租用飞机:开展~业务。 ②包乘的飞机:一架旅游~。
  • 11、1.古代用来包发髻的头巾。
  • 12、1. 火车卧车车厢中的分隔间,有盥洗设备及床位,分隔间大于寝室而小于客室。
  • 13、1.指铜﹑玉﹑竹等古玩表面经长期抚摩所发出的光泽。
  • 14、围剿。
  • 15、1.古代用纱布等制成的一种便帽。亦指一般裹头用的纺织物。
  • 16、①用薄金叶包在金属首饰外面:~项链。 ②包银。
  • 17、1.苞苴。借指贿赂或馈赠。
  • 18、1.橘子的一种。
  • 19、总括;全部占有:~无遗。
  • 20、包含(或列举各部分,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):语文教学应该~听、说、读、写四项,不可偏轻偏重ㄧ我说 ‘大家’,自然~你在内。
  • 21、兜揽过来,全部承担:政府部门不可能把各种事务都~起来。
  • 22、1.包含﹐容纳。 2.包藏;隐藏。 3.犹包涵;宽容。
  • 23、1.方言。包裹。
  • 24、包括(指大范围):民间艺术~甚广,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完的。

搭包的相关查询

搭包的意思解释、搭包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