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wū liánɡ  ]
  • ㄨˋ ㄌ一ㄤˊ
  • GQV YV
  • 代词

兀良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衬词。

⒉  有时亦用作指示代词,犹兀那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衬词。

元 武汉臣 《玉壶春》第三折:“兀良我则怕生諕杀软弱的裙釵。”
元 马致远 《黄粱梦》第三折:“遥望见一点青山兀良却又早不见了。”
元 无名氏 《昊天塔》第四折:“怒轰轰恶向胆边生,兀良只要你偿还那 令公 爹爹命。”

⒉  有时亦用作指示代词,犹兀那。

元 范康 《竹叶舟》第一折:“一任的棹穿江月泠,帆掛海云孤,寒烟生古渡,兀良便是你茅舍旧乡閭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语助词,无意义,多用于指点或转换语气。元·金仁杰元·马致远也作「兀剌」。

《追韩信·第二折》:「脚踏著跳板,手执定竹竿,不住的把船攀,兀良!我则见沙鸥惊起芦花岸。」
《黄粱梦·第三折》:「遥望见一点青山,兀良,却又早不见了。」

兀良(wu li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五凉[wǔ liánɡ ]

    1.指晋和南朝宋时北方十六国中的前凉﹑后凉﹑西凉﹑北凉﹑南凉。其地均在甘肃境内,后借指甘肃一带。

  • 2、五两[wǔ liǎnɡ ]

    1.谓两只配成一双。 2.犹言五匹。 3.五兵技巧。 4.代称能用五兵技巧的勇士。 5.亦作"五緉"。古代的测风器。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,籍以观测风向﹑风力。

  • 3、五緉[wǔ liǎnɡ ]

    1.见"五两"。

  • 4、五量[wǔ liànɡ ]

    1.五种计量标准的合称。 2.五种量器的合称。

  • 5、无良[wú liánɡ ]

    1.不善,不好。 2.没有好的。

  • 6、无梁[wú liánɡ ]

    1.没有桥。 2.没有屋梁。 3.古代博戏用语。

  • 7、无两[wú liǎnɡ ]

    1.独一无二。

  • 8、无量[wú liànɡ ]

    1.不可计算;没有限度。 2.佛教语。指无量寿佛。

  • 9、吴梁[wú liánɡ ]

    1.汉吴王刘濞与梁孝王刘武的并称。

  • 10、乌亮[wū liànɡ ]

    1.又黑又亮。

兀良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善良。 2.指善良的人。
  • 2、1.志同道合的伙伴。
  • 3、1.珍宝。
  • 4、1.堪与比美。
  • 5、1.良史的笔法。
  • 6、1.犹良佐。
  • 7、1.精良的兵器。
  • 8、1.杰出的人才。
  • 9、1.优质木材。 2.喻优秀的人才。
  • 10、高明的计策;好的办法:别无~。
  • 11、1.山名。在今江苏省句容县。原为句曲山的一部分。秦始皇三十一年登句曲山北陲,会群官,叹曰:"巡狩之乐,莫过于山海。自今已往,良为常也。"于是改称句曲山北陲为良常山。见南朝梁陶弘景《真诰》卷十一。
  • 12、1.踉跄。行走不稳貌。
  • 13、1.制作精良的车子。
  • 14、①美好的日子:~吉日。 ②美好的时光:~美景。
  • 15、1.犹美名。
  • 16、1.好友。
  • 17、1.良田。
  • 18、1.良策。
  • 19、1.良晤。
  • 20、1.古代太子姬妾的称号,位在妃下。
  • 21、1.旧指平民百姓中已成年者。
  • 22、1.贤良而笃实。
  • 23、1.良好的法制﹑法规。 2.指好的措施﹑方法。
  • 24、1.疗效好的药方。

兀良的相关查询

兀良的意思解释、兀良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