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lì zú  ]
  • ㄌ一ˋ ㄗㄨˊ
  • GKR YWW

吏卒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官兵。

⒉  指胥吏与衙役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官兵。

《孙子·地形》:“将弱不严,教道不明,吏卒无常,陈兵纵横,曰‘乱’。”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渭水下》:“又东涇 汉武帝 茂陵 南……《汉武帝故事》曰:‘帝崩后见形,谓陵令 薛平 曰:吾虽失势,犹为汝君,奈何令吏卒上吾陵磨刀剑乎?’”

⒉  指胥吏与衙役。

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﹝ 西门豹 ﹞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嫗投之 河 中。”
三国 魏 嵇康 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抱琴行吟,弋钓草野,而吏卒守之,不得妄动。”

吏卒(li zu)同音词

  • 1、丽组[lì zǔ ]

    1.美丽的丝带。

  • 2、立足[lì zú ]

    ①站得住脚,能住下去或生存下去:~未稳ㄧ~之地。 ②处于某种立场:~基层,面向群众。

  • 3、隶卒[lì zú ]

    衙门里的差役。

  • 4、力租[lì zū ]

    旧时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。佃户租种地主的土地,按租约规定,每年无偿地为地主劳动一定时间,以此作为地租。是地租较早采用的形式。

  • 5、黎族[lí zú ]

   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,主要分布在海南。

  • 6、利足[lì zú ]

    1.善于行走;善于奔走。

  • 7、离阻[lí zǔ ]

    1.分离﹐阻隔。

  • 8、犂鉏[lí zū ]

    1.见"犁锄"。

  • 9、詈诅[lì zǔ ]

    1.辱骂诅咒。

吏卒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急促;紧迫。
  • 2、1.士兵。
  • 3、1.古代军队百人为卒,其长官称卒长。 2.太平天国军队中的一级长官。 3.清政府海军军官的名称。
  • 4、1.士兵与战车。后多泛指军队。
  • 5、1.尽读;读完。
  • 6、1.突然。
  • 7、1.忽然;突然。
  • 8、1.辅佐,谓副职。卒,通"倅"。
  • 9、1.汉徭役名称。谓践更﹑居更﹑过更三种徭役。《史记.吴王濞列传》"卒践更"司马贞索隐引《汉律》:"卒更有三﹐践更﹑居更﹑过更也。"一说卒更为更三品之一。《史记.游侠列传》"每至践更"裴骃集解引三国魏如淳曰:"更有三品﹐有卒更﹐有践更﹐有过更。古有正卒无常人﹐皆当迭为之﹐一月一更﹐是为卒更也。"
  • 10、1.匆促,急迫。
  • 11、1.仓促急遽。
  • 12、1.最后一杯。 2.干杯。
  • 13、1.古代丧礼,百日祭后,止无时之哭,变为朝夕一哭,名为卒哭。
  • 14、1.指服兵役﹑劳役的人。
  • 15、1.行伍。
  • 16、1.短促貌。
  • 17、1.终年。 2.殁年,死亡之年。和"生年"相对。
  • 18、1.奴婢。
  • 19、1.仓促紧迫。
  • 20、1.终于,最后。
  • 21、1.终丧。谓满服。
  • 22、1.尽时。谓度过三个月。 2.度过时日。
  • 23、1.官名。汉代官署中属吏之一。
  • 24、使1.差役。

吏卒的相关查询

吏卒的意思解释、吏卒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