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ú cì  ]
  • ㄓㄨˊ ㄘˋ
  • GEP UQ
  • 副词

逐次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按照次序。

⒉  渐渐;逐渐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按照次序。

宋 苏轼 《乞降度牒修定州禁军营房状》:“侵斫禁山人,逐次举觉,依法勘断 张德 等九人。”

⒉  渐渐;逐渐。

郭沫若 《北伐途次》十二:“前进的军号吹起来了,队伍逐次前进。”
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·绪言一》:“汉 朝制度基本上承袭 秦 制, 汉 后历代制度又自 汉 制逐次演变而成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陆续、渐次。

如:「逐次整理」、「他将这工作分成三个段落,依序逐次完成。」

英语翻译

gradually, one after another, little by little

德语翻译

progressivement, graduellement, l'un après l'autre, peu à peu

法语翻译

allmählich

逐次(zhu ci)同音词

  • 1、助词[zhù cí ]

    附着在词、短语或句子上表示某些附加意义的虚词。有结构助词(的、得、地)、动态助词(了、着、过)、语气助词(的、了、吗、呢)三类。

  • 2、助辞[zhù cí ]

    1.见"助词"。

  • 3、诸次[zhū cì ]

    1.山名。 2.水名。后又名葭芦川﹑沙河。

  • 4、竹刺[zhú cì ]

    1.竹扦。

  • 5、祝词[zhù cí ]

    1.祭祀时祝祷之语或文辞。 2.喜庆活动中祝颂的言词。

  • 6、祝祠[zhù cí ]

    1.祭祀鬼神的祠庙。

  • 7、祝辞[zhù cí ]

    1.向神灵谢过祈福。 2.祷告鬼神的文辞。 3.致祝贺之词。亦指祝贺词。

  • 8、主词[zhǔ cí ]

    1.逻辑名词。或称"主项"。一个命题的三个部分之一,表示判断的对象。如"太阳是恒星"这个命题中的"太阳"是主词。 2.语法名词。见"主语"。

  • 9、主祠[zhǔ cí ]

    1.掌管祭祀的官吏。

  • 10、主次[zhǔ cì ]

    1.主要与次要。 2.主语所处的位次。

逐次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即絘布。对市肆所征的税。 2.质量较规定标准差的棉麻等织品。
  • 2、1.犹躔次。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。
  • 3、1.某些国家政府各部部长的副职﹐中华民国时中央政府所属各部也设此职。
  • 4、1.副车。
  • 5、1.从车。
  • 6、1.编撰传记。
  • 7、1.明时御茶名。
  • 8、1.不安貌。
  • 9、1.第二等;比原来差一等。
  • 10、①次序;等级:循功劳,视次第。 ②依次:长安回望绣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。 ③情景;场合: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点点滴滴。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。
  • 11、1.承担部分赋役的未成年或老年的男女。 2.次子。
  • 12、1.犹轮对。 2.待制官的别称。
  • 13、1.古勇士名。
  • 14、1.棺椁垄墓外的装饰。《管子.侈靡》:"巨棺椁所以起木工也﹐多衣衾所以起女工也﹐犹不尽﹐故有次浮也。"君知章注:"次浮﹐棺椁垄墓之外游饰也。"一说为墓外之郛郭。郭沫若等集校引何如璋曰:"次﹐谓次第﹐浮﹐当谓桴。桴与'捄'通。《说文》:'救﹐盛土于梩中也﹐一曰桴也。'言于墓棫桴聚土壤﹐筑墙周之﹐如城之有郛郭也。"或曰即裹牺牲的包裹。
  • 15、1.历代对副宰相或相当于副宰相职务的通称。明内阁首席大学士习称首辅或元辅;次辅﹐指协助首辅而地位仅次于首辅的大学士。
  • 16、1.汉盖宽饶字次公。为官廉正不阿﹐刺举无所回避。平恩侯许伯治第新成﹐权贵均往贺﹐宽饶不行﹐请而后往﹐自尊无所屈。许伯亲为酌酒﹐宽饶曰:"无多酌我﹐我乃酒狂。"丞相魏侯笑道:"次公醒而狂﹐何必酒也?"见《汉书.盖宽饶传》。又汉黄霸亦字次公。霸少学律令﹐为人明察内敏﹐得吏民心﹐所至有政绩。见《汉书.循吏传.黄霸》。后因以"次公"称刚直高节之士或廉明有声的官吏。 2.排行第二者之称。
  • 17、1.犹入骨。形容程度极深。
  • 18、1. 旧时中央政府所属各部的副部长的职务;次于部长的职位。
  • 19、1.以后;后来。
  • 20、1.质量较差或质量低于规定标准的物品。
  • 21、1.依次而及。
  • 22、1.发生或发展的次序不是最初的,由分化或成长的后期产生的。2.感应线圈或变压器中的感应电流的,或其电路的。
  • 23、1.犹各家。
  • 24、1.武官职称。次于大将的武官。 2.星名。文昌宫之第二星。

逐次的相关查询

逐次的意思解释、逐次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