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ɡān fènɡ  ]
  • ㄍㄢ ㄈㄥˋ
  • FGGH WDWG

干俸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干薪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干薪。参见“乾薪”。
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九回:“在这里摆个摊,终不是事,不如到小号去,奉屈几时,就同乾俸一般。”

干俸(gan feng)同音词

  • 1、感风[ɡǎn fēnɡ ]

    1.谓中风。 2.宋代太学诸生请假外宿,例以"感风"为辞。参见"感风簿"。

  • 2、感讽[ɡǎn fěnɡ ]

    1.犹讽谕。

  • 3、干风[ɡān fēnɡ ]

    1.西北风。

  • 4、干封[ɡān fēnɡ ]

    1.晒干新筑的祭坛。封,封禅时所建的祭坛。后泛指天旱。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"夏﹐旱。公孙卿曰:'黄帝时﹐封则天旱﹐干封三年。'上乃下诏曰:'天旱﹐意干封乎?其令天下尊祠灵星焉。'"张守节正义:"苏林曰:'天旱欲使封土干燥也。'颜师古曰:'三岁不雨﹐暴所封之士令干。'"《汉书·沟洫志》:"上既封禅﹐巡祭山川﹐其明年﹐干封少雨。"唐鲍溶《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》诗:"云雨由来随六龙﹐玉泥瑶检不干封。"一说﹐祭祀而不立神主谓"干封"。见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裴骃集解引如淳说。

  • 5、甘丰[ɡān fēnɡ ]

    1.丰盛鲜美。

  • 6、肝风[ɡān fēnɡ ]

    1.中医指有头晕﹑头痛﹑耳鸣﹑心烦﹑口角?斜﹑手足抽搐等症状的病。

干俸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记载官吏薪俸的簿书。
  • 2、1.元明时官吏俸金或以钱币支付,称俸钞。元初官吏均无俸禄,中统三年定百官俸,并另向民户征收。
  • 3、1.俸禄和所得的赏赐。
  • 4、1.作为俸禄支付的缎匹。
  • 5、1.俸禄;薪金。
  • 6、1.泛指官员和官役工的薪俸。
  • 7、1.唐宋时替官府收税,并领取薪俸的富户。
  • 8、1.积蓄的俸金。
  • 9、1.官吏的薪金。
  • 10、1.作为俸禄支付的绢。
  • 11、1.俸银和养廉银的合称。
  • 12、1.犹俸米。
  • 13、1.唐宋官员除俸禄外,又给食料﹑厨料等(折成钱钞谓之料钱),二者合称"俸料"。
  • 14、1.俸金与禄米。亦泛指俸禄。 2.旧指学官的俸禄与廪生的膳食津贴。
  • 15、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。
  • 16、1.旧时官吏任职满一定年限后,得依例升调,称为"俸满"。
  • 17、1.旧时京官的俸禄,以米支给者谓之俸米。
  • 18、1.官吏所得的薪金。也写作"奉钱"。
  • 19、1.官吏担任某一职务时间较短,资历较浅。参见"俸深"。
  • 20、1.犹俸赐。请,通"?",受赐。
  • 21、1.领取俸禄的凭证。
  • 22、1.官员的俸禄收入。
  • 23、1.泛指作为俸禄的钱物。
  • 24、1.官吏担任某一职务时间较久,资历较深。

干俸的相关查询

干俸的意思解释、干俸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