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ī yàn  ]
  • ㄒ一 一ㄢˋ
  • QJQ DMQ

锡砚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锡制的砚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锡制的砚台。

清 阮葵生 《茶馀客话·教习学士供给》:“教习学士到馆,旧例行工部给公座桌椅、锡砚、笔架、铜炙砚……等项。”

锡砚(xi yan)同音词

  • 1、禊宴[xì yàn ]

    1.犹禊饮。

  • 2、昔彦[xī yàn ]

    1.前贤。

  • 3、戏言[xì yán ]

    1.开玩笑的话。 2.开玩笑。

  • 4、戏眼[xì yǎn ]

    1.指戏曲中的关键精彩处。

  • 5、析烟[xī yān ]

    1.分立炉灶。指分家。烟,炊烟。

  • 6、析言[xī yán ]

    1.亦作"?言"。 2.分言。指联句。 3.训诂学用语。谓分开说;区别地说。

  • 7、翕焱[xī yàn ]

    1.闪耀貌。

  • 8、息言[xī yán ]

    1.无言。佛教谓至理幽微,非言说能及。 2.停止言事。

  • 9、息偃[xī yǎn ]

    1.亦作"息宴"。 2.安息,休息。

  • 10、息宴[xī yàn ]

    1.见"息偃"。

锡砚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谓几案面南,人坐砚北。指从事著作。
  • 2、1.砚水冻成的冰。
  • 3、1.可作砚台的石料。
  • 4、1.砚端贮水处。凹陷如槽,故名。
  • 5、1.撰拟草稿。作文需用笔砚,故云。
  • 6、1.蟾蜍形的砚滴。置水其中,则自蟾蜍口滴水入砚。宋何薳《春渚纪闻.铜蟾自滴》:"古铜蟾蜍,章申公研滴也。每注水满中,置蜍研仄,不假人力而蜍口出泡,泡殒则滴水入研。"
  • 7、1.凹形的砚。亦指砚端贮水处。 2.洗砚的水池。
  • 8、1.滴水入砚的文具。也称水注。
  • 9、1.用以放置砚台的木格。
  • 10、1.指依靠笔墨维持生计。
  • 11、1.即砚台。
  • 12、1.指从事文书工作的人。
  • 13、1.砚旁障尘的小屏风。多用玉﹑石﹑漆木制成。
  • 14、1.可作砚台的美石。
  • 15、1.砚台的一种。利用山形之石,中凿为砚,砚附于山,故名。
  • 16、1.可作砚台的石头。 2.指砚台。
  • 17、1.砚池中用以磨墨的水。
  • 18、1.磨墨的文具。
  • 19、1.即砚台。 2.以砚喻田。谓靠笔墨维持生计。
  • 20、1.即瓦砚。旧常取古宫殿之瓦为砚,故名。后为砚的通称。唐李咸用有《谢友生遗端溪砚瓦》诗。
  • 21、1.南唐掌造砚的官署。
  • 22、1.砚台与坐席。借指学习。 2.借指读书写作或执教之处。
  • 23、1.藏砚台的匣子。
  • 24、务官1.南唐官名。掌造砚。

锡砚的相关查询

锡砚的意思解释、锡砚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