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ā hánɡ  ]
  • ㄅㄚ ㄏㄤˊ
  • WT TGS

八行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《后汉书·窦章传》“更相推荐”李贤注引汉马融《与窦伯向(章)书》曰:“孟陵奴来,赐书,见手迹,欢喜何量,见于面也。书虽两纸,纸八行,行七字。”谓信纸一页八行。后世信笺亦多每页八行,因以称书信。近代多指请托的信件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信纸一页八行。后世信笺亦多每页八行,因以称书信。近代多指请托的信件。

《后汉书·窦章传》“更相推荐” 李贤 注引 汉 马融 《与窦伯向(章)书》曰:“孟陵 奴来,赐书,见手跡,欢喜何量,见於面也。书虽两纸,纸八行,行七字。”
唐 王勃 《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》:“云委八行,抒劳思於彩笔。”
宋 梅尧臣 《王公慥东归》诗:“莫嫌牛马隔,走别八行稀。”
清 李渔 《意中缘·悟诈》:“八行代我传心事,千里从人索好音。”
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回:“一过年,也想到京里走走,看看有什么路子,弄封把八行,还是出来做他的典史。”
李劼人 《大波》第一部第一章:“并花了一笔不小的钻营费,钻得一封 振贝子 的八行。”

⒉  八种品行。即孝、悌、睦、姻、任、恤、忠、和。

《宋史·徽宗纪二》:“甲辰,立八行取士科。”
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记事二》:“方崇八行以迪多士,尊六经以黜百家,史何足言?”
明 冯时可 《雨航杂录》卷上:“台州 徐中行 居乡,郡守以八行荐,不应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八列。

《后汉书·卷二三·窦融传》章怀太子注引〈融集与窦伯向书〉:「书虽两纸,纸八行,行七字。」

⒉  古人所用信笺多为八行,后来作为信的代称。

明·陈与郊《昭君出塞》剧:「你有一日蒲桃春酿赏,又只怕鸿雁秋来断八行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二二回》:「有说他是京里走了门路,拿某大军机的八行来的。」

八行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往来;出入。语出《逸周书.大聚》:"市有五均,早莫如一,送行逆来,振乏救穷。" 2.走来。
  • 2、1.谓器物质量差,不坚牢。
  • 3、1.过路青年。 2.旧时称男家派遣到女家迎亲的人为"行郎"。
  • 4、1.即走廊。有顶的走道。
  • 5、1.颁布。
  • 6、1.书体名。近似行书的楷书。
  • 7、1.进行审问。
  • 8、1.且看。 2.复看,又看。
  • 9、1.谓可以行道。
  • 10、1.行旅;客居。 2.过客;旅客。 3.指后到的客人。与坐客相对。
  • 11、1.奔腾于太空。
  • 12、1.放声哭;且行且哭。
  • 13、1.行事勤苦。
  • 14、书写或排印文字的行列款式。
  • 15、文字的书写或排印的形式,包括字序和行序。一般汉字直行字序由上而下,行序由右而左;汉字横行字序由左而右,行序由上而下。
  • 16、1.亦作"行刼"。 2.进行劫掠。
  • 17、1.见"行劫"。
  • 18、1.亦作"行絜"。 2.德行高洁。
  • 19、1.消解,发散。 2.佛教语。谓心所取之境相。
  • 20、1.指副使。
  • 21、1.出行车辆的布篷。
  • 22、1.犹行贿。贿赂。
  • 23、1.向前行走(多用于队伍)。
  • 24、1.路旁饿死的人。

八行的相关查询

八行的意思解释、八行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