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pī miàn  ]
  • ㄆ一 ㄇ一ㄢˋ
  • NKUV DL

劈面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迎面,正对着脸。

right in the face;

引证解释

⒈  以刀割面。

《魏书·清河王怿传》:“夷人在京及归,闻 懌 之丧,为之劈面者数百人。”
《文选·沉约<齐故安陆昭王碑文>》:“虽 邓训 致劈面之哀, 羊公 深罢市之慕。”
李善 注:“戎 俗,父母死,耻悲泣,皆骑马歌呼。致闻 训 卒,莫不号咷。或以刀自割。”

⒉  形容寒风尖利。

宋 李觏 《送王都曹》诗:“十月霜风还劈面,六街尘土会欺贫。”

⒊  迎面。

宋 杨万里 《日斜再行宿乌山》诗:“日已衰容去,风仍劈面来。”
元 杨文奎 《儿女团圆》第二折:“每日价贪图花酒,泼使钱财,倒将我劈面抢白,欺负喒软弱囊揣。”
《醒世恒言·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美娘 送 刘四妈 出房门,劈面撞着了 九妈,满面羞惭,缩身进去。”
杨朔 《海市》:“海上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见过的山峦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朝著脸、正对著面。宋·邓肃〈临江仙·夜饮不知更漏永〉词:「檀郎欲起趁春狂,佳人嗔不语,劈面噀丁香。」元·杨梓也作「匹面」、「劈脸」。

《霍光鬼谏·第三折》:「将霍山缠住拘,将霍禹劈面殴。」

劈头 对面 迎面

英语翻译

right in the face

德语翻译

en pleine figure

劈面(pi mian)同音词

  • 1、辟面[pì miàn ]

    1.开头;起首。 2.正冲着脸;迎面。

  • 2、披绵[pī mián ]

    1.亦作"披绵"。 2.脂厚。宋苏轼《送牛尾狸与徐使君》诗:"通印子鱼犹带骨,披绵黄惟漫多脂。"施元之注:"黄雀出江西临江军,土人谓脂厚为披绵。"亦用以指代黄雀。宋胡继宗《书言故事.禽兽比喻》:"黄雀曰披绵。"

  • 3、皮棉[pí mián ]

    籽棉经轧棉机加工去除棉籽后所得的棉纤维。主要供棉纺厂作纺纱原料用。

  • 4、皮面[pí miàn ]

    1.刀割面皮。 2.浮皮;表面。

劈面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当面恭维。
  • 2、1.当面训示。 2.古代的一种公文程式。
  • 3、1.犹面谕。
  • 4、1.当面称誉。
  • 5、1.当面约定。
  • 6、1.脸上泛起红色。
  • 7、1.浆糊。
  • 8、1.用面做的祭品。
  • 9、1.亦作"面杖"。 2.擀面杖。制作面食时用的木棍儿。
  • 10、1.人脸面的保护罩(如潜水员用的)。2.防毒面具或其他呼吸器的置于面部的部分,带有眼罩及呼吸装置。
  • 11、当面指责:面折人过。
  • 12、1.当面劝谏或争论。
  • 13、1.当面谏劝。
  • 14、1.润面的油脂。
  • 15、1.当面争论。
  • 16、1.票据等上面标明的金额。
  • 17、1.当面讯问或对证。
  • 18、1.陶土烧制的砖,有装饰性花纹,用于砌墙的表面。
  • 19、1.古代妇女面部的妆饰。
  • 20、①体面光彩,表面上好看:爱面子|留点面子给他。 ②情面:有了王爷的面子,还怕上头不收? ③事物的外表:这衣服的面子很好看|这本书有一个漂亮的面子|面子上他是当家的,事实上已成了傀儡。
  • 21、1.亲自。
  • 22、1.当面向帝王启奏。
  • 23、1.谓面目受损伤。
  • 24、1.当面商量。

劈面的相关查询

劈面的意思解释、劈面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