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mó zhuànɡ  ]
  • ㄇㄛˊ ㄓㄨㄤˋ
  • SA UDY

模状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犹规矩。

⒉  对事物情状或声音的描绘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规矩。

《公羊传·定公五年》“越 者能以其名通也” 何休 注“越 治国有状” 唐 徐彦 疏:“此状谓模状也。模状犹规矩。”

⒉  对事物情状或声音的描绘。

宋 张世南 《游宦纪闻》卷九:“按 坡 诗有《以涵星研赠范纯夫侍讲》、《风月石屏赠子功中书》,共二首。诗中模状与此研实合。”
元 杨文奎 《儿女团圆》第二折:“叔叔,你打与我个模状儿。[正末唱]则他生的短矮也那蠢岔身材。”
元 高文秀 《黑旋风》第二折:“我打个模状儿説,可不道有一半儿朦朧倒有一半儿切。”

模状(mo zhu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摹桩[mó zhuānɡ ]

    1.摸桩。夜里偷袭敌人。

  • 2、摹状[mó zhuànɡ ]

    描摹事物的形状、声音:极意摹状。

  • 3、摸桩[mō zhuānɡ ]

    1.摸营。夜里偷袭敌人。

  • 4、墨妆[mò zhuānɡ ]

    1.谓脸部以墨化妆。

  • 5、墨庄[mò zhuānɡ ]

    1.指藏书;书丛。

模状词语接龙

  • 1、①情况;状况:心理状态不佳|处于瘫痪状态。 ②物质系统所处的状况,对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,可用不同的一组物理量来描述相应物质系统的状态。如质点作机械运动时,可用质点的位置、动量等来描述其机械运动状态;由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组成的系统,可用温度、压强、体积等来描述其热学状态。状态也指物质的各种聚集态,如固态、液态、气态等。
  • 2、1.即状元。 2.诉讼原告人。
  • 3、1.描绘事物。
  • 4、1.描绘。
  • 5、1.犹状式。
  • 6、动词、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的状态、方式、时间、处所或性状的程度等的修饰成分。如在“山很高”、“爽快地答应了”、“晚上看电视”、“在学校读书”中,“很”、“爽快地”、“晚上”、“在学校”即是状语。
  • 7、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。比喻一定范围内成绩最好的:状元及第|高考状元|行行出状元。
  • 8、1.具状招认。
  • 9、1.印有规定格式供写诉状用的纸。 2.诉状。
  • 10、1.诉讼的呈文。
  • 11、1.即副词。
  • 12、1.即状子。
  • 13、1.呈报的公文。 2.诉讼的呈文。
  • 14、1.状子。
  • 15、1.状牒的副本。
  • 16、1.递状控告。
  • 17、1.犹缘故。
  • 18、1.情况,状态。 2.指症状﹐症候。
  • 19、1.行迹;事迹。
  • 20、1.供词。
  • 21、情形,呈现出来的样子:生活状况。
  • 22、1.形似。 2.形状和种类。
  • 23、1.行状之大略。
  • 24、1.见"状貌"。

模状的相关查询

模状的意思解释、模状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