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én hàn  ]
  • ㄔㄣˊ ㄏㄢˋ
  • PDFE FJW

宸翰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帝王的墨迹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帝王的墨迹。

唐 沉佺期 《立春日内出彩花应制》诗:“花迎宸翰发,叶待御筵披。”
宋 赵彦卫 《云麓漫钞》卷一:“我 渊圣皇帝 居东宫日,亲洒宸翰,画 唐 十八学士,并书姓名序赞,以赐宫僚。”
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八:“避暑山庄 前后七十二景,匾对皆先朝宸翰, 高宗 御笔尤多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帝王的辞文作品。

唐·上官昭容〈驾幸三会寺应制〉诗:「宸翰陪瞻仰,天杯接献酬。」
唐·沈佺期〈立春日内出彩花应制〉诗:「花迎宸翰发,叶待御筵披。」

法语翻译

Brief von des Kaisers eigener Hand , das kaiserliche Handschreiben

宸翰(chen han)同音词

  • 1、趁汉[chèn hàn ]

    1.亦作"趁汉"。 2.犹偷汉。

  • 2、沉酣[chén hān ]

    ①饮酒尽兴畅快:沉酣酒中|老友相聚,沉酣而归。 ②熟睡的样子:他睡得沉酣极了,鼾声不断。 ③比喻深沉地处于某种境界:沉酣于诗境中。

  • 3、辰韩[chén hán ]

    1.古代东北部族名。 2.指朝鲜。

  • 4、辰汉[chén hàn ]

    1.大辰与天河。大辰,指房宿﹑心宿﹑尾宿。

  • 5、宸汉[chén hàn ]

    1.喻指皇宫。汉,银汉。

宸翰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屏障。 2.遮盖;掩护。
  • 2、1.指文辞。
  • 3、1.对翰林前辈的敬称。
  • 4、1.指笔砚。
  • 5、1.犹辞章。
  • 6、1.谓以虚声而登高位。语本《易.中孚》:"翰音登于天,贞凶。"
  • 7、1.书籍;书札文牍。
  • 8、1.捍卫。
  • 9、1.高飞。
  • 10、1.古代北海名。《史记.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"封狼居胥山,禅于孤洐,登临翰海。"司马贞索隐引崔浩曰:"北海名﹐群鸟之所解羽,故云翰海。"按,唐以前人注释《史记》﹑《汉书》,皆解作海名。但据今人岑仲勉考证,既云"登临",则是山非海,"翰海"当即今蒙古杭爱山的不同音译。或以为突厥语称高山中的深谷为,略去尾音,可译成"杭海"或"翰海"。后亦用以泛指戈壁滩。参见"瀚海"。参阅岑仲勉《自汉至唐漠北几个地名之考定》﹑柴剑虹《"瀚海"辨》。
  • 11、1.犹羽翼。
  • 12、1.棺材四旁及上面的彩绘装饰。
  • 13、1.见"翰迹"。
  • 14、1.犹激越。
  • 15、唐以后皇帝的文学侍从官,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。
  • 16、1.羽毛。
  • 17、〈书〉笔和墨。借指文章书画等。
  • 18、1.捍卫。
  • 19、1.指书画。
  • 20、1.犹辞林。
  • 21、1.文辞,著述。
  • 22、1.翰林学士的简称。
  • 23、1.《礼记.曲礼下》:"凡祭宗庙之礼……羊曰柔毛,鸡曰翰音。"后因以"翰音"为鸡的代称。 2.飞向高空的声音。比喻徒有虚声。
  • 24、1.文苑。文翰荟萃之处。 2.翰林院的别称。

宸翰的相关查询

宸翰的意思解释、宸翰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