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过咎;过错。
引《文选·司马相如<长门赋>》:“揄长袂以自翳兮,数昔日之諐殃。”刘良 注:“自数己之过咎。”
1.《史记.宋微子世家》:"周武王克殷,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,肉袒面缚,左牵羊,右把茅,膝行而前以告。于是武王及释微子,复其位如故。"后以"牵羊"﹑"牵羊肉袒"﹑"牵羊把茅"表示降服或用为降服的典故。
1.过失;灾祸。
1.亦作"愆旸"。 2.阳气过盛。本谓冬天温和,有悖节令。后亦指天旱或酷热。
1.见"愆阳"。
諐殃的意思解释、諐殃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