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ēn zǒu  ]
  • ㄅㄣ ㄗㄡˇ
  • DFA FHU
  • 动词

奔走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为某种目的而奔波忙碌。

无奔走之劳矣。——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永之人争奔走焉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rush about;

⒉  很快地走;急行。

hasten; run;

引证解释

⒈  急行。

《后汉书·史弼传》:“及下廷尉詔狱, 平原 吏人奔走诣闕讼之。”
《敦煌变文集·伍子胥变文》:“昼即看日,夜乃观星,奔走不停,遂至 吴江 北岸。”
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异七·鬼粥砚》:“王 遂发狂奔走,直上山巔,虽涧壑荆棘不避。”

⒉  谓为一定的目的而忙碌。

《书·武成》:“丁未,祀于 周庙,邦甸侯卫,骏奔走,执豆籩。”
唐 柳宗元 《捕蛇者说》:“永 之人争奔走焉。”
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三八:“去到处奔走事情是他最怕的事。”

⒊  逃走。

《北史·叔孙建传》:“斩首万餘级,餘众奔走,投 沁水 死,水为不流。”
元 无名氏 《陈州粜米》第二折:“那 张良 呵若不是疾归去,那 范蠡 呵若不是暗奔走,这两个都落不的完全尸首。”

⒋  趋附;迎合。

《左传·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攻难之士,将奔走之。”
杜预 注:“奔走,犹赴趣也。”
唐 韩愈 《平淮西碑》:“其告而长,而父而兄,奔走偕来,同我太平。”
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三:“一时奔走声气者,遂先期辐凑於其门,场屋中多倖进者。”

⒌  驱使。

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士有陪乘,告奔走也。”
韦昭 注:“奔走,使令也。”
宋 叶适 《湖南运判到任谢表》:“臣子供奔走之职,何敢屡违?”
《老残游记》第七回:“大约他只要招十名小队,供奔走之役。”

⒍  见“奔奏”。

国语辞典

⒈  快速的跑。

《后汉书·卷六四·史弼传》:「及下廷尉诏狱,平原吏人奔走诣阙讼之。」
《聊斋志异·卷一·劳山道士》:「俄顷,月明辉室,光鉴毫芒。诸门人环听奔走。」

驱驰 驰驱 奔忙

⒉  为某事奔波、忙碌。

《五代史平话·周史·卷下》:「扰之当以无备之处为始,备东则扰西,备西则扰东,彼必奔走而救之。」
《水浒传·第一〇三回》:「大胆的奴才!你是个囚徒,本该差你挑水搬石,或锁禁在大链子上。今日差遣你奔走,是十分抬举你。」

英语翻译

to run, to rush about, to be on the go

德语翻译

courir, faire des démarches

奔走(ben zou)同音词

  • 1、奔奏[bēn zòu ]

    1.奔走传喻。《诗.大雅.绵》:"予曰有奔奏。"毛传:"喻德宣誉曰奔奏。"一说﹐使人趋附。郑玄笺:"奔奏﹐使人归趋之。"陆德明释文:"奏﹐如字。本亦作走。"孔颖达疏:"奔走者﹐此臣能晓喻天下之人以王德﹐宣扬王之声誉使人知﹐令天下皆奔走而归趍之﹐故曰奔走也。"参阅马瑞辰通释。

  • 2、犇走[bēn zǒu ]

    1.急走;逃跑。 2.奔波。谓为一定目的而来往忙碌。 3.汉王莽时所设官名。太子"四友"之一。

  • 3、本奏[běn zòu ]

    1.即奏本。

奔走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即走解。骑者在马上表演技艺。
  • 2、1.走运,交上好运。
  • 3、1.外出经商。 2.走亲戚。
  • 4、1.伸向空中;腾空。 2.拆白,行骗。
  • 5、1.旧谓河北﹑山西一带农民往张家口外逃荒谋生。
  • 6、1.上有顶盖的走道。 2.比喻连结两个较大地区的狭长地带。
  • 7、1.谓亲友有喜庆时前往送礼祝贺。
  • 8、1.走过,经过。
  • 9、1.供奔走的小吏。
  • 10、1.追求利益。
  • 11、1.差役。
  • 12、1.传令。
  • 13、1.宣泄水流。
  • 14、1.聚集。 2.走动;来往。
  • 15、1.见"走马楼"。
  • 16、1.泄漏。 2.谓走私漏税。 3.遗漏;遗失。
  • 17、1.泄漏。
  • 18、1.亵语。谓泄漏元神。
  • 19、1.亦作"走卤"。 2.指盐受潮消溶。
  • 20、1.逃奔之路。 2.出路;通道。 3.穿堂;过道。 4.行走。 5.动身。 6.指解聘﹑解雇。
  • 21、1.骑驴疾行。 2.供坐骑的驴子。
  • 22、1.供坐骑的骡子。
  • 23、1.骑马疾走;驰逐。 2.良马,善走的马。 3.指驰马禀报军情或传递文书之人。 4.比喻时间短暂。 5.比喻匆促;快速。 6.见"走马灯"。
  • 24、1.用送礼﹑说情等方式向有权势者巴结﹑钻营,以谋求私利。

奔走的相关查询

奔走的意思解释、奔走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