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fū zhǔ  ]
  • ㄈㄨ ㄓㄨˇ
  • GGGY Y

夫主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丈夫。旧以丈夫为家主,故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丈夫。旧以丈夫为家主,故称。

《后汉书·列女传·班昭》:“正色端操,以事夫主。”
《敦煌变文集·丑女缘起》:“夫主入来无喜色,亲罗未看见慇懃。”
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老身姓 郑,夫主姓 崔,官拜前朝相国。”
老舍 《二马》第三段十四:“自然娶个后婚儿寡妇,不十分体面,可是娶外国寡妇,或者不至于犯七煞,尅夫主!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丈夫。

《后汉书·卷八四·列女传·曹世叔妻传》:「正色端操,以事夫主。」
《三国演义·第五五回》:「孙夫人曰:『夫主想父母宗祖坟墓,俱在涿郡,昼夜伤感不已。』」

夫主(fu zhu)同音词

  • 1、跗注[fū zhù ]

    1.古代的一种军服。

  • 2、扶竹[fú zhú ]

    1.即卭竹。因用以做手杖而着称于世,故名。 2.枝条两两相对骈生的竹子。

  • 3、扶助[fú zhù ]

    帮助:~老弱ㄧ~困难户。

  • 4、浮渚[fú zhǔ ]

    1.沙漠中的小洲。 2.浮在水边。谓投水自尽。

  • 5、浮柱[fú zhù ]

    1.梁上柱。

  • 6、赙助[fù zhù ]

    1.赠助丧家财物。亦指赠助丧家的财物。

  • 7、凫渚[fú zhǔ ]

    1.汉梁孝王兔园中的渚名。 2.野鸭栖息的水中小块陆地。

  • 8、付嘱[fù zhǔ ]

    1.吩咐;叮嘱。

  • 9、福助[fú zhù ]

    1.犹保佑。

  • 10、伏诛[fú zhū ]

    〈书〉伏法。

夫主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医学上指病人对自我感觉最痛苦的病情的简要叙述。2.主要的诉讼。
  • 2、也叫“主题思想”。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。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。一部作品可以有一个主题,也可以有多个主题。
  • 3、①事物的主要部分:合唱队以中学生为主体|主体工程已经竣工。 ②见“主体与客体”。
  • 4、1.古代诸侯王始封时,取天子所授之土立为国社而奉之,谓之主土。 2.古代指掌管山川土地和百物生长之事。
  • 5、1.古代臣下对国君宗室封邑之王的称呼。
  • 6、1. 帆船上首要的桅,通常从船首数起第二根桅。
  • 7、1.犹言作主。
  • 8、1.君主的权位。 2.主人的席位。 3.谓谨于职守,安于本位。 4.语法名词。主语所在的位置。凡实词和名词性的语﹑句作句子成分时,在句中都有一定的位置。这些位置可分为:主位﹑宾位﹑补(表)位﹑领位﹑副位﹑同位和呼位。在主位的,为陈述的对象,即主语。
  • 9、1.指史官。 2.主持考试。 3.用以称主考官。 4.掌管文书;撰拟文稿。 5.用以称掌管文书的人员。 6.谓诗文不直陈而用比兴。 7.法律用语。旧时诉讼判决书上记载判决结论的第一段文字。
  • 10、1.犹主人。与"客人"相对。 2.犹主人。与"仆人"相对。
  • 11、1.主持筵席。 2.指主筵席者。 3.筵席中的主人席位。 4.寺观的住持。 5.主持会议的人。 6.某些国家的政府机关﹑党派或团体某一级组织的最高领导职位的名称。
  • 12、线1.图画中描写物体必要的基本线,称为"主线";其用作补助或描写小部分的线,称为副线。主线可以单独表现某种物体,而副线不能独立。 2.指文艺作品或文章的主要脉络。
  • 13、1.君主和相。 2.犹宰相。
  • 14、简单判断中反映断定的对象的概念。如“科学技术是生产力”中的“科学技术”,就是主项。性质判断中的主项只有一个,关系判断中的主项有两个或更多,分别称为前主项、后主项,或第一主项、第二主项、第三主项……。如“浙江在江苏和福建之间”,“浙江”是第一主项,“江苏”是第二主项,“福建”是第三主项。
  • 15、1.犹相信。
  • 16、“附加刑”的对称。法院判处刑罚时独立适用的刑罚。中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:管制,拘役,有期徒刑,无期徒刑,死刑。
  • 17、1. 正凶;主要行凶者;主要凶犯。
  • 18、1.公主的丈夫,即驸马。
  • 19、1.崇尚空谈。 2.以记载言论为主。
  • 20、1.犹着眼点。
  • 21、1.扮演戏剧﹑电影或杂技中的主角。
  • 22、1.旧时妇女束胸的一种紧身。即抹胸。
  • 23、1.把握事物的关键。 2.指事物中关系最大,起决定作用的。
  • 24、1.寺院的住持。

夫主的相关查询

夫主的意思解释、夫主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