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水沸涌貌。
引唐 李白 《万愤词投魏郎中》诗:“海水渤潏,人罹鲸鯢。”唐 高适 《自淇涉黄河途中作》诗之十:“渤潏陵隄防, 东郡 多悲辛。”宋 范仲淹 《水车赋》:“渤潏腾波,忽若刺山之泉涌;潺湲去浪,渐如澄山之练舒。”
⒈ 沸腾翻涌的样子。
引宋·晁补之〈五丈渠〉诗:「五丈渠,河水啮堤三里余,悬流下喷水渤潏。」
1.水沸涌貌。引申指动乱。 2.形容形势或人的情绪高涨。
1.内容驳杂之书。
也称“缣书”、“素书”。在丝织品上写成的书。春秋战国时已有使用。魏晋以后纸书盛行,帛书遂少用。
1.黄鹂(即黄莺)的别名。搏,或作"抟"。
1.周王朝对同姓诸侯的称呼。 2.伯父叔父。
1.霸者的权术。伯,通"霸"。
渤潏的意思解释、渤潏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