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支消”。
⒈ 亦作“支消”。耗费,开销。
引明 海瑞 《改折禄米仓粮疏》:“以羡餘之积,合支销之存,计今五年矣,约可再足一年支放。”清 李渔 《意中缘·毒诓》:“纤毫库帑未支销,好把原封验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四回:“兄弟的举动支消,较之於同寅中,已是省之又省了,据家祖的意思,还以为太费。”沙汀 《医生》:“他又叹口气转了念头,觉得还是赶快设法把它们支销出去的好……认定买成布也不错。即或只够缝条裤子,总比金元券有用处。”
1.指点笑谑或讥笑。
1.货物积压,卖不出去。
1.知道;晓得。
生产者不经过中间环节,直接把商品卖给消费者。
1.见"支销"。
1.只须;只要。
1.谓极尽孝道。
1.效力。
1.亦作"智效"。 2.智能足以担当;以智能效力。语出《庄子.逍遥游》:"故夫知效一官,行比一乡,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,其自视也亦若此矣。"
1.见"智効"。
支销的意思解释、支销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