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è shǐ  ]
  • ㄕㄜˋ ㄕˇ
  • YWC WGK

设使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如果;假使。

if;

引证解释

⒈  假如。

《鹖冠子·天权》:“设使知之,其知之者屈己知之矣;若其弗知者,虽师而説尚不晓也。”
三国 魏 曹操 《让县自明本志令》:“设使国家无有孤,不知当几人称帝,几人称王。”
许地山 《空山灵雨·难解决的问题》:“设使 梅 居区的地位,她也能说,要终身等我。”

⒉  纵令;即使。

晋 袁宏 《后汉纪·光武帝纪二》:“公曰:‘设使 成帝 復生,天下亦不可得也,况诈 子舆 者乎?’”
《旧五代史·汉书·李皇后传》:“今后宫所积,宜悉以散之,设使不厚,人无怨言。”
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补遗·玩具·秦玺始末》:“设使真为 赵 璧,亦非嘉瑞,宜圣明之无取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假设、假使。也作「设令@@@设若」。

如:「设使有四科不及格,他就必须留级了。」

设使(she shi)同音词

  • 1、社师[shè shī ]

    1.社学的教师。元﹑明﹑清于大乡巨镇各置社学,以生员为社师。

  • 2、社事[shè shì ]

    1.旧指祭祀土地神的各种活动。

  • 3、摄食[shè shí ]

    1. 动物摄取食物。

  • 4、摄事[shè shì ]

    1.治事﹐理事。 2.代行其事。

  • 5、摄试[shè shì ]

    1.非正式任命的试用官员。

  • 6、设施[shè shī ]

    ①安排布置;行事:孔明如此设施,其中有计|故其设施,因任自然。 ②为某种需要而建立的机构、组织、建筑等:设施完善|工程设施|军事设施。

  • 7、设事[shè shì ]

    1.安排﹑筹划事务。

  • 8、设饰[shè shì ]

    1.谓入殓前为死者穿衣化妆。 2.虚饰﹐粉饰。

  • 9、设誓[shè shì ]

    1.立下誓言﹔起誓。

  • 10、赊市[shē shì ]

    1.赊买,购物不付现钱。

设使词语接龙

  • 1、使1.玩弄手法。
  • 2、使1.犹使节。
  • 3、使1.花费,开支。泛指使用钱。 2.指开支的费用。 3.指用于打点﹑贿赂的费用。 4.指用钱财打点﹑贿赂。
  • 4、使1.谓利用风力,张帆行船。
  • 5、使1.天子使者所持的符信。
  • 6、使1.副使,正使的属官。 2.指正使与副使。
  • 7、使1.卖弄聪明。
  • 8、使1.谓利用职权。
  • 9、使外交代表机关的通称。包括大使馆、公使馆、代办处。是一国派驻在他国办理外交事务的官方办公处。
  • 10、使1.《左传.闵公二年》:"冬十二月,狄人伐卫。卫懿公好鹤,鹤有乘轩者。将战,国人受甲者皆曰:'使鹤,鹤实有禄位,余焉能战!'"原谓卫懿公重鹤而轻人,后因用"使鹤"比喻统治者不重视人才,有本领的人不得其用。
  • 11、使1.《论语.宪问》:"蘧伯玉使人于孔子。孔子与之坐而问焉,曰:'夫子何为?'对曰:'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。'使者出,子曰:'使乎!使乎!'"朱熹注:"夫子,指伯玉也……使者之言愈自卑约,而其主之贤益彰,亦可谓深知君子之心,而善于辞令者矣。故夫子再言'使乎'以重美之。"本为赞叹使者之语,后遂以"使乎"代称使者。
  • 12、使1.出坏主意;耍花招。
  • 13、使①支使;使人为自己做事:无人使唤|使唤下人。 ②使用:这只表可当作钟使唤。
  • 14、使1.亦作"使唤"。 2.叫人替自己做事。 3.使用。
  • 15、使1.指观察使。
  • 16、使1.古代卿大夫聘于天子诸侯时所持符信。 2.使者。亦用以称派驻一方的官员。 3.今特指一国常驻他国的外交官,或派往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代表。
  • 17、使1.副使,使者的辅佐。 2.指奉命出使的官员。
  • 18、使1.用力。
  • 19、使1.使劲。
  • 20、使1.因酒使性。
  • 21、使1.弄棒习武。
  • 22、使1.使女,婢女。
  • 23、使1.犹使相。
  • 24、使1.运用与施展才华。

设使的相关查询

设使的意思解释、设使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