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qīn yù  ]
  • ㄑ一ㄣ ㄩˋ
  • WVP CNHM

侵预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越职干预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越职干预。

宋 周煇 《清波别志》卷上:“崇寧 初,亦詔诸路走马承受,止令奏报公事,不得侵预边事军政。”

侵预(qin yu)同音词

  • 1、亲舆[qīn yú ]

    1.旧时奉亲乘坐的板舆。典出晋潘岳《闲居赋》:"微雨新晴,六合清朗,太夫人乃御板舆,升轻轩,远览王畿,近周家园。"后以"亲舆"借指居官迎养其亲或致仕奉亲归田。

  • 2、亲与[qīn yǔ ]

    1.亲近交好。

  • 3、亲遇[qīn yù ]

    1.指皇帝的恩遇。

  • 4、亲誉[qīn yù ]

    1.亲近而称誉。语本《老子》:"太上,下知有之,其次亲而誉之。" 2.慈爱的心和美好的名声。

  • 5、亲豫[qīn yù ]

    1.亲自参与。

  • 6、勤雨[qín yǔ ]

    1.谓以不雨为忧。 2.多雨。

  • 7、侵渔[qīn yú ]

    1.侵夺,从中侵吞牟利。

  • 8、侵虞[qīn yú ]

    1.犹侵犯。

  • 9、侵与[qīn yǔ ]

    1.侵犯干预。

  • 10、侵欲[qīn yù ]

    1.侵吞贪求的欲望。

侵预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正式分配前先分配一部分。 2.正式分配前,为了征求意见而进行的初步分配。
  • 2、1.预先奉承。 2.预先接受。
  • 3、1.预先付给。
  • 4、1.事先感觉。 2.事先的感觉。
  • 5、1.事先通告。 2.指事前发出的通告。
  • 6、1.谓职掌农耕。
  • 7、1.预先订购或购买。特指国家商业机构预先以合同形式向农民订购农产品,一般先交付定金,等收获以后按合同收购。
  • 8、1. 预先估算。
  • 9、1.对于某种疾病发展过程和最后结果的预测。例如流行性感冒的预后,视并发症的有无和并发症的性质而定,单纯的流行性感冒预后很好,并发支气管炎的预后较差﹐并发肺炎的预后最坏,能引起死亡。
  • 10、1.参加集会。
  • 11、1.谓参与其事。
  • 12、1.事先估计或计算。
  • 13、①预先推测到将来:预见一切|早有预见|他预见到此行不顺利。 ②预先推测到将来发展的见识:英明的预见|科学的预见。
  • 14、1.谓参加科举考试。
  • 15、1.指官府向民间预先借支各种赋税。宋代成为加税之一。 2.指预支谷物﹑俸钱等。
  • 16、1.指事先觉察可能发生某种情况的感觉。
  • 17、1.预先决定。
  • 18、1.预先感觉。 2.预先的感觉。
  • 19、1.谓考中而榜上有名。
  • 20、1.预先报告。 2.预先的报告。
  • 21、1.预先安排或筹划;打算。 2.犹防备。
  • 22、1.事先选择。 2.事先断定。
  • 23、1.犹参预。
  • 24、1.预先推测或测定。 2.指事前的推测或测定。

侵预的相关查询

侵预的意思解释、侵预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