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ɡònɡ zhànɡ  ]
  • ㄍㄨㄥ ㄓㄤˋ
  • WAW MHT

供帐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供张”。

⒉  陈设供宴会用的帷帐、用具、饮食等物。亦谓举行宴会。

⒊  指供宴饮之用的帷帐、用具、饮食等物。

⒋  僧尼呈报名册于官府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供张”。

⒉  陈设供宴会用的帷帐、用具、饮食等物。亦谓举行宴会。

汉 班固 《东都赋》:“尔乃盛礼兴乐,供帐乎 云龙 之庭。”
《汉书·张延寿传》:“上为 放 供张,赐甲第,充以乘舆服饰。”
唐 许敬宗 《奉和圣制送来济应待》诗:“万乘腾鑣惊歧路,百壶供帐饯离宫。”
宋 蔡絛 《铁围山丛谈》卷二:“元丰 八年之元日,适大朝会,有司宿供帐,设舆輅、仪物於 大庆殿 下。”
《明史·海瑞传》:“曩 胡公 按部,令所过勿供张。”
李劼人 《死水微澜》第二部分一:“沿路州县除供张之外,还须修治道路。”

⒊  指供宴饮之用的帷帐、用具、饮食等物。

晋 张协 《咏史》诗:“朱轩曜金城,供帐临长衢。”
唐 韩愈 《送杨少尹序》:“昔 疏广 受 二子,以年老,一朝辞位而去,於时公卿设供张,祖道都门外。”
梁启超 《变法通议·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》:“德 之官吏及各厂主人,盛设供帐,致敬尽礼,以相款讌,非有爱於相国也。”

⒋  僧尼呈报名册于官府。

《佛祖统记》卷四十:“﹝ 开元 ﹞十七年,勅天下僧尼,令三岁一造籍。供帐始此。”

供帐(gong zh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公章[ɡōnɡ zhānɡ ]

    机关、团体使用的印章。

  • 2、公账[ɡōnɡ zhànɡ ]

    1.公有的财产帐目。

  • 3、工长[ɡōnɡ zhǎnɡ ]

    1.亦称"工段长"。 2.工﹑矿﹑运输等企业部门中领导和组织工段生产技术活动的直接负责人。

  • 4、弓仗[ɡōnɡ zhànɡ ]

    1.泛指弓箭剑戟等武器。

  • 5、工账[ɡōnɡ zhànɡ ]

    1.农村中记录劳动工时﹑工分﹑工值﹑分配等的帐目。

  • 6、宫掌[ɡōnɡ zhǎnɡ ]

    1.《新唐书.艺文志一》:"贞观中,魏征﹑虞世南﹑颜师古继为秘书监,请购天下书,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,缮写藏于内库,以宫人掌之。"后遂以"宫掌"称图书收藏者。

  • 7、宫仗[ɡōnɡ zhànɡ ]

    1.帝王的仪仗。

  • 8、供张[ɡònɡ zhānɡ ]

    1.见"供帐"。

  • 9、共张[ɡònɡ zhānɡ ]

    1.供应﹑置备(各种器物)。共﹐通"供"。

供帐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布篷。
  • 2、1.帐和帷。 2.犹帷幕。
  • 3、1.即帷帐。
  • 4、1.营帐中。 2.指将帅的部下。
  • 5、1.专为放置帐簿﹑银票﹑单据等物品的箱子。
  • 6、1.帐子前幅上端下垂如檐,用作装饰的横幅。参见"帐额"。
  • 7、1.帐幕。
  • 8、在郊外设帐饯行:都门帐饮无绪,留恋处,兰舟催发。
  • 9、1.帷帐衣服等。泛指室内陈设及诸日用品。
  • 10、1.一种类似帷帐的围障。 2.买卖文书;契约。 3.床帐。 4.幛子。 5.清代捻军的别称。
  • 11、1.古时我国北部和西北部少数民族的部属。
  • 12、簿1.记载银钱货物出入的簿册。
  • 13、1.即帐簿。
  • 14、1.即幛词。写在贺幛上的颂词。
  • 15、1.记载银钱货物出入的单子。
  • 16、殿1.古代帝王出行,休息时以帐幕为行宫,称帐殿。
  • 17、1.床帐前幅的上端所悬之横幅。上有绘画或刺绣,用为床帐的装饰。俗称帐檐。 2.元人称舞台台幔。 3.帐簿上的钱物数额。
  • 18、1.军帐。 2.帐篷,蒙古包。 3.旧谓管理财物出入的处所或工作人员。
  • 19、1.床帐四周下垂的部分。
  • 20、1.推官的别称。
  • 21、1.见"帐?"。
  • 22、会计工作中,为了反映有关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及其结果,对其所有经济业务所作的分类记录。帐户具有一定的格式,除列明“帐户名称”(又称“会计科目”)外,通常设有“日期”、“记帐凭证号数”、“摘要”、“借方”、“贷方”、“余额”等栏。
  • 23、1.分项记载人口或钱物出入事项的簿籍。
  • 24、1.谓设帐置酒饯行。

供帐的相关查询

供帐的意思解释、供帐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