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āi è  ]
  • ㄗㄞ ㄜˋ
  • PO DBV

灾厄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灾厄”。亦作“灾阸”。

⒉  灾祸;苦难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戹厄”。亦作“灾阸”。灾祸;苦难。

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遭无妄之卦运,直百六之灾阸,三难异科,杂焉同会。”
前蜀 杜光庭 《众修北帝衙醮词》:“伏乞解除灾厄,延益年龄,落死籍于 北酆,上生名于南极。”
元 柯丹邱 《荆钗记·遐契》:“春牛上宅,并无灾厄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九:“成就人功名,度脱人灾厄,撮合人夫妇,这样的事,往往有之。”
清 俞正燮 《癸巳类稿·九宫纪年论》:“阳九百六,当癸丑、甲寅之岁,为灾戹之会,而得五福、太一移入中都,可以消灾为祥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灾难、祸患。

明·朱权《荆钗记·第七出》:「相公,接待不周,春牛上宅,并无灾厄。」
《二刻拍案惊奇·卷二九》:「至于成就人功名,度脱人灾厄,撮合人夫妇,这样的事,往往有之。」

灾厄(zai e)同音词

  • 1、灾阸[zāi è ]

    1.见"灾厄"。

灾厄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《论语.卫灵公》﹕"﹝孔子﹞在陈絶粮﹐从者病﹐莫能兴。子路愠见曰﹕'君子亦有穷乎?'子曰﹕'君子固穷﹐小人穷斯滥矣。'"后因以"厄陈"为遭受困厄的典故。
  • 2、1.危难祸害。
  • 3、1.众灾会合。犹言厄运。
  • 4、1.灾祸。
  • 5、1.艰难急迫。
  • 6、1.灾难。
  • 7、1.古井名。在今河南省荥阳县泛水镇东北板渚津南原上。相传汉高祖刘邦与项羽战,败于京索,逃入蒲井,追兵至,见双鸠鸣其上,追者以为无人,遂得脱,因名厄井。事见《初学记》卷七引晋戴延之《西征记》﹑《太平寰宇记》卷五二引《风俗通》。
  • 8、苦难的境遇:身处~。
  • 9、1.困苦。
  • 10、1.困厄,艰难窘迫。
  • 11、灾难;苦难:屡遭~。
  • 12、1.积聚郁结。
  • 13、1.困苦贫乏。
  • 14、1.艰困劳苦。
  • 15、1.艰难困苦。
  • 16、1.遭灾受难之日。
  • 17、1.旧说谓黄杨遇闰年不长,因以"厄闰"喻指境遇艰难。
  • 18、1.窘迫艰难,时运不济。 2.阻塞。
  • 19、1.拉祜族语天帝的译音。亦用以称佛祖。
  • 20、1.古迹名。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南。相传为孔子行经陈蔡断粮处。本名弩台,唐开元九年移孔子庙于基上,故俗称"厄台"。事见宋庄季裕《鸡肋编》卷上﹑清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.河南二.开封府》。
  • 21、1.狭窄。
  • 22、1.险要之地。
  • 23、1.压制;扼杀。
  • 24、困苦的遭遇;不幸的命运。

灾厄的相关查询

灾厄的意思解释、灾厄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