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á tuī  ]
  • 一ㄚˊ ㄊㄨㄟ
  • AH RWYG

牙推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唐代官名。职位在节度推官之下。亦作“牙椎”、“牙槌”、“牙搥”。对医、卜、星、算等术士的称呼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唐 代官名。职位在节度推官之下。

《资治通鉴·唐穆宗长庆三年》:“愬 饵其药颇验,遂有宠,署为牙推。”
胡三省 注:“牙推,在节度推官之下。”

⒉  亦作“牙椎”、“牙槌”、“牙搥”。对医、卜、星、算等术士的称呼。

元 关汉卿 《拜月亭》第二折:“怕不大倾心吐胆,尽筋竭力,把个牙推请;则怕小处尽是打当。”
元 马致远 《岳阳楼》第三折:“我穿着领布懒衣,不吃烟火食,淡则淡淡中有味,又不是坐崖头打当牙椎。”
元 石德玉 《秋胡戏妻》第二折:“怕不待要请太医,看脉息……赤紧的当村里都是些打当的牙槌。”
元 无名氏 《刘弘嫁婢》第二折:“他背地里使心机,寻箇打当的牙搥。”
《刘知远诸宫调·知远走慕家庄沙佗村入舍》:“便问阴阳牙推,拣择个吉日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对占卜算命的术士及江湖医生的称呼。元·关汉卿也作「牙槌」。

《刘知远诸宫调·第一》:「我女儿曾有牙推算,不久咱门风也改换。」
《拜月庭·第二折》:「谁想他百忙里卧枕著床,内伤外伤,怕不大倾心吐胆,尽筋竭力把个牙推请。」

牙推(ya tui)同音词

  • 1、压腿[yā tuǐ ]

    1.锻炼腿部韧带的一项基本功。练功时单腿抬起,脚跟架于高处,上身前倾,用手向下按膝盖,使腿挺直。

  • 2、衙推[yá tuī ]

    1.官名。唐时节度﹑观察﹑团练诸使的下属官吏。 2.五代﹑宋时以称操医卜星相之业的人。

  • 3、衙退[yá tuì ]

    1.谓官衙办公之后。 2.谓蜂群飞散之后。

牙推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推辞,拒绝。
  • 2、1.推举尊崇。 2.推戴,拥戴。 3.推崇尊敬。
  • 3、1.进用。
  • 4、1.让与。 2.推许。
  • 5、1.推举培养。
  • 6、1.随着遭遇而推移变迁。犹言随遇而安。
  • 7、1.推奖称誉。
  • 8、1.从本原上推究。
  • 9、1.擢用。 2.尊重援助。
  • 10、1.允许,许可。
  • 11、1.排斥抵毁。
  • 12、1.推许赞赏。
  • 13、1.推算命相。
  • 14、1.推举选拔。
  • 15、1.推让住宅。语本《三国志.吴志.周瑜传》:"孙坚兴义兵讨董卓,徙家于舒。坚子策与瑜同年,独相友善,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,升堂拜母,有无通共。"
  • 16、1、推进;发展:沉积的泥沙填满了海湾,促使海岸向前~|两国关系持续~。2、推介展销:商厦举办羊绒精品~活动。
  • 17、1.犹整理。
  • 18、1.指古代质朴之政。
  • 19、1.推想而知;推究而知。
  • 20、1.审问治罪。
  • 21、1.推荐延请。 2.推求极致。
  • 22、推崇:既长知名,为蜀所推重也|必为举国尊敬,世人推重。
  • 23、1.犹追捕。 2.驱斥,驱逐。
  • 24、1.谓以轻推提醒。

牙推的相关查询

牙推的意思解释、牙推的拼音怎么读?